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社会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和相关工作 | 第10-14页 |
1.2.1 基于特制传感器的相关工作 | 第12页 |
1.2.2 基于振动传感器的相关工作 | 第12-14页 |
1.2.3 其他相关工作 | 第14页 |
1.3 研究创新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传感器基本知识 | 第16-20页 |
2.1 加速度传感器介绍 | 第16-18页 |
2.1.1 加速度传感器指标 | 第16页 |
2.1.2 测量轴数量 | 第16-17页 |
2.1.3 最大测量值 | 第17页 |
2.1.4 灵敏度 | 第17-18页 |
2.1.5 采样频率 | 第18页 |
2.2 手机加速度传感器 | 第18-20页 |
第三章 问题定义和系统模型 | 第20-22页 |
3.1 问题定义 | 第20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20-21页 |
3.3 设计目标 | 第21-22页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第22-36页 |
4.1 系统概述 | 第22-25页 |
4.1.1 传感器数据采集 | 第23-24页 |
4.1.2 加速度数据预处理 | 第24页 |
4.1.3 属性感知 | 第24-25页 |
4.1.4 个体感知结果聚集 | 第25页 |
4.2 一自由度振动模型的背景知识 | 第25-27页 |
4.3 加速度数据的预处理 | 第27-29页 |
4.3.1 振动数据的平滑处理和分段 | 第27-28页 |
4.3.2 坑洞数据的识别 | 第28-29页 |
4.4 感知坑洞属性 | 第29-33页 |
4.4.1 振动恢复 | 第29-31页 |
4.4.2 深度估计 | 第31-33页 |
4.4.3 长度估计 | 第33页 |
4.5 众包和数据聚集 | 第33-35页 |
4.5.1 众包方法 | 第33-34页 |
4.5.2 聚集个体的感知结果 | 第34-3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系统实施细节研究 | 第36-42页 |
5.1 对不规则坑洞数据的处理 | 第36-37页 |
5.2 车辆速度和手机采样率的影响 | 第37页 |
5.3 有效的感知数据以及车轮 (探测轮) 的选择 | 第37-38页 |
5.4 智能手机的摆放位置和重定向 | 第38页 |
5.5 坑洞的真实深度和感知深度 | 第38页 |
5.6 获取轴距信息 | 第38-3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第六章 原型系统 | 第42-44页 |
6.1 实验环境 | 第42页 |
6.2 初步结果 | 第42-4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七章 实验结果评估 | 第44-52页 |
7.1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7.2 车辆速度和手机采样率的影响 | 第44-46页 |
7.3 手机放置位置和边轮的影响 | 第46-48页 |
7.4 总体性能 | 第48-50页 |
7.4.1 坑洞估计误差的累计分布分析 | 第48-49页 |
7.4.2 聚集前后效果比较 | 第49-50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全文总结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