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高中化学中加强师生、生生交往的实践探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引言第7-9页
一、教育、教学交往概念的界定第9-11页
    (一) 什么是交往第9页
    (二) 教育、教学交往概念的界定第9-11页
二、教学中加强师生、生生交往的理论基础第11-14页
    (一) 教学中加强师生、生生交往的生理学的理论基础第11页
    (二) 教学中加强师生、生生交往的信息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第11-12页
        1. 教的认知系统第11-12页
        2. 学的认知系统第12页
        3. 师生间的反馈系统第12页
    (三) 教学中加强师生、生生交往的教育学理论基础第12-14页
        1. 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建构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第13页
        2. 师生互动本身既具有教育性第13-14页
三、新理念下的交往结构的形式研究第14-18页
    (一) 知识与技能第14-15页
        1. 知识第14页
        2. 技能第14-15页
    (二) 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第15页
        1. 科学探究的定义第15页
        2. 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第15页
    (三) 情感第15-18页
        1. 化学课堂教学中情感交流现状第16页
        2. 情感是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的需要第16-18页
四、化学教学中加强师生、生生交往的实践研究第18-27页
    (一)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促进认知交往第18-21页
        1. 加强实验教学,促进交往第18页
        2. 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加强交流第18-21页
    (二) 化学探究性教学的基本类型第21-23页
        1. 对认知形式的探究第21-22页
        2. 对学生未知化学规律的探究第22页
        3. 对已知化学知识与规律的应用探究第22页
        4. 跨学科的综合应用探究第22-23页
    (三) 探究性实验设计原则第23-24页
    (四) 实验不等于探究第24-25页
    (五)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促进情感交往第25-27页
        1. 情感是建立交往、互动的师生、生生关系的需要第25页
        2. 化学课堂中实现学生情感参与的方法第25-27页
五、化学教学中加强师生、生生交往的意义和效果第27-29页
结语第29-31页
参考文献第31-33页
致谢第33页

论文共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研究
下一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民人际心理问题及其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