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引言 | 第7页 |
1.2 选题的背景与研制的意义 | 第7-9页 |
1.2.1 福州市区配电网的概况 | 第7-8页 |
1.2.2 电力电缆路径资料的现状分析 | 第8-9页 |
1.2.3 研制电缆路径探测装置的意义 | 第9页 |
1.3 电缆路径探测装置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 第9-10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现有电缆路径探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11-22页 |
2.1 电缆路径的电磁探测法 | 第11-15页 |
2.1.1 探测原理 | 第11页 |
2.1.2 电缆路径的探测 | 第11-12页 |
2.1.3 两种接线方式下电缆磁场的分布 | 第12-15页 |
2.2 电缆路径的音频感应探测法 | 第15-18页 |
2.2.1 测量原理 | 第15-16页 |
2.2.2 电缆埋设深度的探测 | 第16-17页 |
2.2.3 相相连接时电缆路径的探测 | 第17-18页 |
2.2.4 间接式连接时电缆路径的探测 | 第18页 |
2.3 电缆路径的脉冲磁场探测法 | 第18-20页 |
2.3.1 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2.3.2 测量原理 | 第19-20页 |
2.4 现有方法的综合比较分析 | 第20页 |
2.5 改进的探测方法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智能电缆路径探测系统的研制方案 | 第22-25页 |
3.1 智能电缆路径探测系统的研发步骤 | 第22页 |
3.2 智能电缆路径探测系统的改进措施 | 第22-24页 |
3.2.1 路径探测方面 | 第22-23页 |
3.2.2 电缆唯一性鉴别方面 | 第23页 |
3.2.3 低压电缆故障定点方面 | 第23-24页 |
3.3 智能电缆路径探测系统的预期目标 | 第24-25页 |
第四章 智能电缆路径探测方法的硬件系统设计 | 第25-29页 |
4.1 FZ-10 智能电缆路径探测仪的硬件设计 | 第25-27页 |
4.1.1 FZ-10 智能电缆路径探测仪的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4.1.2 FZ-10 智能电缆路径探测仪实现的功能 | 第26-27页 |
4.2 FZ-20 多频信号发生器的硬件设计 | 第27-29页 |
4.2.1 FZ-20 多频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 第27页 |
4.2.2 FZ-20 多频信号发生器实现的功能 | 第27-29页 |
第五章 智能电缆路径探测系统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 第29-42页 |
5.1 FZ-20 多频信号发生器的应用 | 第29-33页 |
5.1.1 探测非运行电缆的应用方法 | 第29-30页 |
5.1.2 探测运行电缆的应用方法 | 第30-32页 |
5.1.3 几种信号发生器应用方法的效果比较 | 第32-33页 |
5.2 FZ-10 智能电缆探测仪的路径探测功能应用 | 第33-38页 |
5.2.1 FZ-10 智能电缆探测仪的功能特点 | 第33页 |
5.2.2 新的电缆路径探测方法 | 第33-34页 |
5.2.3 跟踪正误提示功能应用 | 第34-36页 |
5.2.4 测量功能应用(测深/测电流) | 第36-37页 |
5.2.5 复杂环境中的电缆精确定位 | 第37-38页 |
5.3 FZ-10 智能电缆探测仪的鉴别功能应用 | 第38-39页 |
5.3.1 卡钳鉴别法 | 第38-39页 |
5.3.2 听诊器鉴别法 | 第39页 |
5.4 FZ-10 智能电缆探测仪的低压电缆故障定点功能应用 | 第39-41页 |
5.4.1 电缆相间短路(两相或三相短路)故障的定点 | 第39-40页 |
5.4.2 电缆相对外皮故障的定点 | 第40页 |
5.4.3 无铠装电缆相对地故障的定点 | 第40-41页 |
5.5 智能电缆路径探测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 第41-4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个人简历 | 第4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