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1.1 ODS铁素体耐热钢的发展状况 | 第8-10页 |
1.1.1 ODS铁素体耐热钢的应用背景 | 第8-9页 |
1.1.2 ODS铁素体耐热钢作为包壳管材料的依据 | 第9页 |
1.1.3 ODS铁素体耐热钢的发展阶段 | 第9-10页 |
1.2 ODS铁素体耐热钢的生产工艺 | 第10-14页 |
1.2.1 机械合金化法(Mechanical Alloying,简称MA) | 第11-13页 |
1.2.2 粉末烧结工艺 | 第13-14页 |
1.3 ODS铁素体耐热钢的组织和性能 | 第14-18页 |
1.3.1 ODS铁素体耐热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 第14-16页 |
1.3.2 ODS铁素体的微观组织 | 第16-17页 |
1.3.3 ODS铁素体的性能研究 | 第17-18页 |
1.4 ODS铁素体耐热钢中的强化机制 | 第18-20页 |
1.4.1 固溶强化 | 第18-19页 |
1.4.2 沉淀强化 | 第19页 |
1.4.3 弥散强化 | 第19-20页 |
1.5 晶体缺陷对形核的作用 | 第20-21页 |
1.5.1 晶界形核 | 第20页 |
1.5.2 位错线上形核 | 第20-21页 |
1.5.3 空位的作用 | 第21页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2-27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3 样品制备 | 第23-25页 |
2.3.1 球磨粉的制备 | 第23-24页 |
2.3.2 块体试样的烧结制备 | 第24-25页 |
2.4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5-26页 |
2.4.1 显微组织分析 | 第25页 |
2.4.2 XRD衍射分析 | 第25-26页 |
2.4.3 DTA曲线分析 | 第26页 |
2.5 思路路线 | 第26-27页 |
第三章 Fe-Y_20_3系烧结过程中相变行为 | 第27-38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纯Fe的DTA曲线分析及升温速率的选择 | 第27-30页 |
3.2.1 纯Fe的DTA曲线分析 | 第27-28页 |
3.2.2 升温速率的选择 | 第28-30页 |
3.3 球磨时间对晶粒大小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 球磨时间对Fe和Fe-Y_20_3 系奥氏体相变温度的影响 | 第31-35页 |
3.4.1 不同球磨时间对Fe奥氏体相变温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2 不同球磨时间下Y_20_3 对烧结过程中奥氏体相变温度影响 | 第32-35页 |
3.5 奥氏体体积转变分数的确定 | 第35-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Fe-Cr-Ti-Y系烧结过程中相变行为 | 第38-52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球磨时间对粉末形貌的影响 | 第38-40页 |
4.3 球磨时间对Cr固溶的影响 | 第40页 |
4.4 Fe-Cr-Y及Fe-Cr-Ti-Y的DTA曲线 | 第40-41页 |
4.5 Cr在不同球磨时间下对烧结过程中奥氏体相变温度的影响 | 第41-45页 |
4.5.1 未经球磨时Cr对奥氏体相变温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4.5.2 不同球磨时间下Cr对奥氏体相变温度的影响 | 第43-45页 |
4.6 Ti在不同球磨时间下对烧结过程中奥氏体相变温度的影响 | 第45-48页 |
4.7 奥氏体体积转变分数的确定 | 第48-49页 |
4.8 探索Ti-Y-O复合氧化物在1000℃的存在性 | 第49-50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