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安福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及优化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标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3页
        1.3.1 国内研究进展第11-13页
        1.3.2 国外研究进展第13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3-16页
        1.4.1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3-15页
        1.4.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2 相关概念分析第16-18页
    2.1 居民点第16页
    2.2 农村居民点第16页
    2.3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第16-17页
    2.4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第17-18页
3 研究区域概况第18-23页
    3.1 自然资源条件第18-20页
        3.1.1 地理位置第18-19页
        3.1.2 地形地貌第19页
        3.1.3 河流及水资源第19页
        3.1.4 自然灾害第19-20页
    3.2 社会经济条件第20-21页
        3.2.1 行政区划与人口第20页
        3.2.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20-21页
    3.3 土地利用现状第21-23页
4 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分析第23-31页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23页
    4.2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意义第23-26页
    4.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第26-28页
        4.3.1 农村居民点规模变化第26页
        4.3.2 空间分布密集度变化第26-27页
        4.3.3 空间分布扩展变化第27页
        4.3.4 扩展的紧凑度变化第27-28页
    4.4 景观格局空间差异分析第28-31页
        4.4.1 规模分析第28页
        4.4.2 密集度分析第28页
        4.4.3 紧凑度分析第28-29页
        4.4.4 优势度分析第29-31页
5 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1-40页
    5.1 自然条件第32-35页
        5.1.1 高程第32-33页
        5.1.2 坡度第33-34页
        5.1.3 水域第34-35页
    5.2 生产条件第35-37页
        5.2.1 水田第35-36页
        5.2.2 旱地第36页
        5.2.3 园地第36-37页
    5.3 社会经济条件第37-40页
        5.3.1 交通道路第37-38页
        5.3.2 乡镇中心第38-40页
6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优化第40-51页
    6.1 基于生态位的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第40-48页
        6.1.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第41页
        6.1.2 量化评价指标第41-46页
        6.1.3 农村居民点适宜性综合评价第46-48页
    6.2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调整模式及优化第48-51页
        6.2.1 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原则第48-49页
        6.2.2 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模式及优化第49-51页
7 结论与讨论第51-54页
    7.1 结论第51-52页
    7.2 讨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可行模式的探讨
下一篇:房地产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