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论住房权的法制保障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第1章 住房权的基础理论第11-21页
    1.1 住房权的含义第11-13页
        1.1.1 住房权的概念第11-12页
        1.1.2 住房权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12-13页
    1.2 住房权的文本依据第13-14页
        1.2.1 国际人权公约关于住房权的规定第13页
        1.2.2 外国宪法关于住房权的规定第13-14页
    1.3 住房权的权利属性第14-15页
        1.3.1 住房权的基本人权属性第14页
        1.3.2 住房权的社会权属性第14-15页
    1.4 住房权与给付行政的联系第15-17页
        1.4.1 给付行政的一般原理第16-17页
        1.4.2 给付行政对住房权的保障第17页
    1.5 住房权的国家保障义务第17-21页
        1.5.1 国家保障住房权的重要意义第17-19页
        1.5.2 国家保障住房权的双重义务第19-21页
第2章 我国住房权法制保障的现状分析第21-27页
    2.1 立法层面第21-23页
        2.1.1 我国宪法对住房权规定的不够完善第21-22页
        2.1.2 我国缺乏统一的专门立法第22-23页
    2.2 执法层面第23-25页
        2.2.1 执法的现状第23-24页
        2.2.2 执法的程序问题第24-25页
    2.3 司法层面第25-27页
        2.3.1 违宪审查机制不够完善第25页
        2.3.2 行政诉讼法缺乏对住房权的救济第25-27页
第3章 外国有关住房权的保障模式第27-34页
    3.1 宪法上直接规定住房权的保障模式第27-29页
        3.1.1 南非关于住房权的宪法保障第27-28页
        3.1.2 印度关于住房权的宪法保障第28-29页
    3.2 宪法未规定住房权,通过解释宪法保护住房权的保障模式第29-30页
        3.2.1 加拿大有关住房权的保障模式第29页
        3.2.2 澳大利亚有关住房权的保障模式第29-30页
    3.3 专门的立法规定住房权的保障模式第30-34页
        3.3.1 美国关于住房权的立法保障第30-31页
        3.3.2 日本关于住房权的立法保障第31-34页
第4章 完善我国住房权法制保障的构想第34-41页
    4.1 在立法上保障住房权第34-37页
        4.1.1 宪法文本中确立住房权第34-36页
        4.1.2 在宪法的指引下制定《住房保障法》第36-37页
    4.2 在执法上保障住房权的实现第37-39页
        4.2.1 完善执法的程序机制第37-38页
        4.2.2 加大执法的监督力度第38-39页
    4.3 在司法上保障住房权的实现第39-41页
        4.3.1 通过违宪审查的方式保障住房权第39-40页
        4.3.2 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保障住房权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基于康菲漏油事件的法律思考
下一篇:河北省妇女经济地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