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一、导论第13-21页
    (一)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第13-14页
    (二)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三) 概念界定第15-18页
        1、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第15-16页
        2、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第16-17页
        3、社会建设第17-18页
        4、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第18页
    (四) 创新之处第18-19页
        1、研究视角的创新第18-19页
        2、研究内容的创新第19页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1页
        1、研究思路第19页
        2、研究重点第19-20页
        3、研究难点第20页
        4、研究方法第20-21页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基础第21-47页
    (一)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理论背景第21-34页
        1、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第21-26页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建设思想第26-30页
        3、其他相关的国外社会建设思想第30-34页
    (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基础第34-47页
        1、先进中国人初识马克思主义时期的实践第35-37页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第37-39页
        3、社会建设初步探索时期的实践第39-43页
        4、改革开放时期的实践第43-47页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第47-99页
    (一) 启蒙时期:先进中国人初识马克思主义(1917—1927年)第47-52页
        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对理想社会模式的追求(1917-1921年)第47-49页
        2、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理想社会模式的初次尝试(1921-1927年)第49-52页
    (二) 奠基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社会建设探索(1927-1949年)第52-70页
        1、全面抗战之前社会建设的局部实践(1927-1937年)第52-60页
        2、全面抗战之后社会建设的局部实践(1937-1949年)第60-70页
    (三) 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的社会建设探索(1949-1978年)第70-84页
        1、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全方位社会建设的尝试(1949-1956年)第70-75页
        2、全面社会建设探索时期的社会建设新实践(1956-1966年)第75-80页
        3、社会建设曲折时期的挫折与发展(1966-1978年)第80-84页
    (四) 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全面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1978年-至今)第84-99页
        1、总体小康社会之前社会建设的发展(1978-2000年)第84-90页
        2、总体小康社会之后社会建设的创新(2000年-至今)第90-99页
四、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内涵第99-120页
    (一) 社会建设的目标第99-106页
        1、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99-101页
        2、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第101-103页
        3、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第103-105页
        4、实现社会的自由发展第105-106页
    (二) 社会建设的措施第106-120页
        1、认清国情——前提第106-109页
        2、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物质基础第109-111页
        3、大力加强法制建设——重要保证第111-112页
        4、不断加强党的建设——领导力量第112-116页
        5、依靠劳动人民——依靠力量第116-117页
        6、具备世界眼光——重要条件第117-120页
五、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理论思考第120-135页
    (一)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第120-125页
        1、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产生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第120-122页
        2、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内容第122-125页
    (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第125-127页
        1、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是坚持与创新的统一第125-126页
        2、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126-127页
    (三) 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理解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第127-131页
        1、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第127-129页
        2、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第129-131页
    (四) 从现代化角度考察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第131-135页
        1、中国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第131-133页
        2、中国的现代化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第133-135页
六、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创新第135-151页
    (一) 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为指导第135-136页
    (二) 民生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根本第136-138页
    (三) 社会体制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第138-140页
    (四) 加快社会结构建设,完善现代社会体系第140-142页
    (五) 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共同发展第142-146页
    (六) 创新社会规则体系第146-148页
    (七) 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第148-151页
七、结语第151-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62页
    (一) 文献类第155-157页
    (二) 著作类第157-158页
    (三) 论文类第158-160页
    (四) 其他类第160-16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2-163页
后记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中国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研究--权利优先的视角
下一篇:海洋浮式钻井平台钻柱升沉补偿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