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云存储服务系统的安全控制机制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3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 对等云存储服务系统的理论和技术 | 第14-2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8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30-31页 |
2 对等云存储中的细粒度数据访问控制机制 | 第31-59页 |
2.1 引言 | 第31-33页 |
2.2 背景知识和系统模型 | 第33-36页 |
2.3 基于属性基加密的数据访问控制机制 | 第36-46页 |
2.4 安全性分析 | 第46-50页 |
2.5 性能评估 | 第50-58页 |
2.6 小结 | 第58-59页 |
3 对等云存储安全内容分发的高效同态签名机制 | 第59-77页 |
3.1 引言 | 第59-61页 |
3.2 背景知识和系统模型 | 第61-64页 |
3.3 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同态签名机制 | 第64-72页 |
3.4 安全性分析 | 第72-73页 |
3.5 性能评估 | 第73-76页 |
3.6 小结 | 第76-77页 |
4 对等云存储内容分发中的恶意节点识别机制 | 第77-94页 |
4.1 引言 | 第77-78页 |
4.2 背景知识 | 第78页 |
4.3 基于身份的恶意节点识别机制 | 第78-85页 |
4.4 安全性分析 | 第85-87页 |
4.5 性能评估 | 第87-92页 |
4.6 小结 | 第92-94页 |
5 抗Sybil攻击的对等云存储系统准入控制机制 | 第94-110页 |
5.1 引言 | 第94-96页 |
5.2 背景知识和系统模型 | 第96-97页 |
5.3 基于身份基密码的准入控制机制 | 第97-101页 |
5.4 机制分析和评估 | 第101-109页 |
5.5 小结 | 第109-110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110-114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110-11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9页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9-130页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30-131页 |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