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概念融合的网页筛选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5-27页
    1.1 网页筛选技术研究必要性:安全隐患第15-16页
    1.2 网页筛选技术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1 基于文本内容的网页筛选方法第18页
        1.2.2 基于结构内容的网页筛选第18页
        1.2.3 基于可视化内容分析的网页筛选第18-19页
    1.3 网页概念空间提出第19-21页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第21-24页
        1.4.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1-23页
        1.4.2 本课题研究内容的组织结构第23-24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24-27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及关键技术第27-51页
    2.1 信息筛选技术研究第27页
    2.2 安全筛选与信息检索第27-29页
    2.3 信息筛选模型介绍第29-30页
    2.4 文本内容的提取与表示第30-34页
        2.4.1 中文分词技术第30-31页
        2.4.2 文本的向量空间表示模型第31-32页
        2.4.3 文本特征选择与权重计算方法第32-33页
        2.4.4 有意义串提取方法第33-34页
    2.5 图像内容的提取与表示第34-37页
        2.5.1 图像底层物理特征提取第35-36页
        2.5.2 图像局部特征表示(概念表示)第36-37页
    2.6 信息融合技术第37-40页
        2.6.1 信息融合的基本概念第37页
        2.6.2 信息融合的方法第37-40页
    2.7 信息筛选算法设计第40-46页
        2.7.1 基于统计的筛选方法第40-44页
        2.7.2 相似性计算的索引方法第44-45页
        2.7.3 评价指标第45-46页
    2.8 本章小结第46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46-51页
第3章 面向文本和图像概念空间的有意义串提取算法第51-75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算法框架描述第52-54页
    3.3 预处理:网页候选串生成第54-55页
        3.3.1 文本内容候选串生成第54页
        3.3.2 图像内容候选串生成第54-55页
    3.4 基于聚类的有意义串提取:概念空间生成第55-62页
        3.4.1 聚类方法描述第55-57页
        3.4.2 基于文档聚类的有意义串提取第57-60页
        3.4.3 基于词聚类的有意义串提取第60-62页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2-71页
        3.5.1 实验数据集与实验设置第62-63页
        3.5.2 章回小说语料实验结果第63-65页
        3.5.3 敏感数据集实验结果第65-66页
        3.5.4 网页分类实验结果第66-71页
    3.6 本章小结第71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71-75页
第4章 基于高斯局部多核权重模型的多特征概念融合算法第75-95页
    4.1 引言第75-76页
    4.2 基于高斯局部多核权重模型的概念融合算法第76-82页
        4.2.1 多核学习理论框架第76-77页
        4.2.2 局部多核学习第77-80页
        4.2.3 多特征高斯权重函数模型第80-81页
        4.2.4 迭代优化的训练模式第81页
        4.2.5 算法描述第81-82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2-92页
        4.3.1 实验设置第82-83页
        4.3.2 实验结果第83-91页
        4.3.3 实验结果分析第91-92页
    4.4 本章小结第92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92-95页
第5章 基于最小圆覆盖区域划分的索引筛选算法第95-109页
    5.1 筛选索引树结构特点第95-97页
    5.2 问题描述第97-98页
    5.3 基于最小圆覆盖区域划分的筛选索引方法第98-102页
        5.3.1 最小圆覆盖算法第98-99页
        5.3.2 F-tree索引生成算法第99-101页
        5.3.3 F-tree的相似性查询算法第101-102页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02-106页
        5.4.1 实验设置第102页
        5.4.2 实验结果第102-105页
        5.4.3 实验结果分析第105-106页
    5.5 本章小结第106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06-109页
第6章 结束语第109-111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109-110页
    6.2 进一步的工作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113页
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13-115页
附录: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腐植酸碳化膜及石墨烯复合物的自组装和性能研究
下一篇:半导体功能材料的铁磁与热电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