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腾高速公路龙江特大桥桥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主要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第2章 区域及桥位区地质环境 | 第18-32页 |
| ·自然地理特征 | 第18-19页 |
| ·地理概况 | 第18页 |
| ·气象、水文 | 第18-19页 |
| ·区域地质环境 | 第19-25页 |
| ·地貌类型 | 第19-20页 |
| ·地层岩性 | 第20-23页 |
| ·区域构造格局 | 第23-25页 |
|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第25页 |
| ·桥位区地质环境 | 第25-32页 |
| ·地貌特征 | 第25-28页 |
| ·地层岩性 | 第28页 |
| ·地质构造 | 第28-29页 |
| ·不良地质现象 | 第29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9-32页 |
| 第3章 桥基边坡岩体力学特征及岩体质量分类 | 第32-44页 |
| ·桥基边坡岩体结构特征 | 第32-35页 |
| ·岩体结构类型 | 第32页 |
| ·结构面形态特征 | 第32-33页 |
| ·结构面分级 | 第33页 |
| ·边坡岩体卸荷特征 | 第33-34页 |
| ·边坡岩体应力特征 | 第34-35页 |
|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 第35-37页 |
|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 第35-36页 |
| ·结构面力学性质 | 第36页 |
| ·岩体力学性质 | 第36-37页 |
|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 第37-42页 |
| ·边坡岩体质量分类的CSMR法介绍 | 第37-39页 |
| ·边坡岩体质量分类的参数选择 | 第39-40页 |
| ·大桥两岸边坡岩体质量分类 | 第40-42页 |
|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4章 桥基边坡变形破坏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44-65页 |
| ·有限差分强度折减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 ·腾冲岸边坡数值模拟分析 | 第45-52页 |
| ·计算模型与参数 | 第45-47页 |
| ·边坡变形的有限差分分析 | 第47-52页 |
| ·保山岸边坡数值模拟分析 | 第52-59页 |
| ·计算模型与参数 | 第52-54页 |
| ·边坡变形的有限差分分析 | 第54-59页 |
| ·H1滑坡后壁边坡数值模拟分析 | 第59-61页 |
| ·边坡变形的有限差分分析 | 第60-61页 |
| ·H2滑坡后壁边坡数值模拟分析 | 第61-63页 |
| ·边坡变形的有限差分分析 | 第62-63页 |
| ·小结 | 第63-65页 |
| 第5章 桥基边坡的极限平衡分析 | 第65-76页 |
| ·Sarma法基本原理 | 第65-67页 |
| ·腾冲岸边坡极限平衡分析 | 第67-71页 |
| ·Sarma法计算 | 第67-69页 |
| ·Morgenstem-Price法计算 | 第69-71页 |
| ·保山岸边坡极限平衡分析 | 第71-75页 |
| ·Sarma法计算 | 第71-73页 |
| ·Morgenstem-Price法计算 | 第73-75页 |
| ·小结 | 第75-76页 |
| 第6章 桥基边坡加固措施研究 | 第76-89页 |
| ·工程中常用的边坡处置措施 | 第76-80页 |
| ·坡率法与减重法 | 第76-77页 |
| ·支挡 | 第77-78页 |
| ·加固 | 第78-79页 |
| ·防护 | 第79页 |
| ·排水 | 第79-80页 |
| ·本文采用的边坡处理措施 | 第80-81页 |
| ·边坡锚固设计基本原则 | 第80页 |
| ·荷载及其组合 | 第80-81页 |
| ·设计标准 | 第81页 |
| ·预应力锚索设计 | 第81-89页 |
| ·锚固机理研究 | 第81页 |
| ·边坡稳定许用安全系数 | 第81-82页 |
| ·下滑力确定 | 第82-83页 |
| ·锚固力计算与锚索布置 | 第83-85页 |
| ·锚固体设计计算 | 第85-87页 |
| ·锚头设计 | 第87页 |
| ·预应力锚索设计结果 | 第87-89页 |
| 结论 | 第89-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