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讽微博民主:精英与草根的分野--以新浪微博为例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20页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的意义、范围与限制 | 第12-14页 |
(三) 研究的现状与局限 | 第14-19页 |
1. 关于舆论领袖的研究 | 第14-15页 |
2. 关于“数字不平等”的研究 | 第15-17页 |
3. 关于“网络民主”的研究 | 第17-19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一、 微博与微博民主 | 第20-33页 |
(一) 微博及其传播方式 | 第21-26页 |
1. 微博的诞生、发展与现状 | 第21-24页 |
2. 微博传播模式 | 第24-26页 |
(二) 微博民主的源起 | 第26-33页 |
1. 前互联网时代的“媒介民主”讨论 | 第27-30页 |
2. “数字民主”的憧憬 | 第30-32页 |
3. 微博——直接民主的涅槃之地? | 第32-33页 |
二、 微博用户不平等之现实表征 | 第33-45页 |
(一) 可度量与可视的不平等 | 第34-36页 |
1. 数据崇拜——可度量的崇拜 | 第34-35页 |
2. 身份为王——新的精英“名利场” | 第35-36页 |
(二) 微博传播机制呈现的马太效应 | 第36-40页 |
1. “评论”的设置使信息流通不再平等 | 第37-39页 |
2. “精英”与“草根”的信息互动障碍 | 第39-40页 |
(三) 现实社会的网络映像 | 第40-45页 |
1. “速成式”意见领袖的温床 | 第40-42页 |
2. 从“知识沟”演化为“数字影响沟” | 第42-43页 |
3. 另一种形式的“代议制” | 第43-45页 |
三、 嘲讽“微博民主” | 第45-52页 |
(一) 表达自由的限度 | 第46-48页 |
1. 内容审核与商业运作的压力 | 第46-48页 |
2. 网民的思维特征:民粹与非理性 | 第48页 |
(二) 虚伪的“平等”宣言 | 第48-52页 |
1. 被精英操纵的草根 | 第50-51页 |
2. “权力”与“名利”相互增生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