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0.导论 | 第13-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与本文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问题的提出:隐名股权投资的界定与司法实践现状 | 第18-25页 |
·隐名股权投资的界定 | 第18-20页 |
·隐名股权投资与隐名合伙 | 第18-19页 |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隐名股权投资 | 第19页 |
·完全隐名的股权投资模式与不完全隐名的股权投资模式 | 第19-20页 |
·隐名股东与冒名股东、盗名股东 | 第20页 |
·本文所探讨隐名股权投资行为的指向与隐名股东的内涵 | 第20页 |
·隐名股权投资行为的合法性探讨 | 第20-21页 |
·隐名股权投资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 第21-25页 |
2.制度构造模式的选择:以信托方式解决隐名股权投资关系的可行性 | 第25-41页 |
·隐名股权投资股东资格认定标准比较 | 第25-30页 |
·隐名股权投资股东资格否定说 | 第26-28页 |
·隐名股权投资股东资格肯定说 | 第28-30页 |
·隐名股东应当被赋予合法的股东身份 | 第30-33页 |
·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确认隐名股东身份 | 第31页 |
·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分析确认隐名股东资格 | 第31-33页 |
·隐名股权投资制度构建模式比较 | 第33-41页 |
·以委托-代理方式规制隐名股权投资法律问题 | 第34-35页 |
·借助信托法律关系规制隐名股权投资 | 第35-41页 |
3.信托模式的运用实例:以股权信托梳理职工持股法律关系 | 第41-49页 |
·职工持股案例分析 | 第41-42页 |
·职工持股会等代位职工持股的主体存在法律不适格 | 第42-45页 |
·以股权信托解决职工持股 | 第45-49页 |
·股权信托解决职工持股的价值分析 | 第45-46页 |
·用股权信托方式规范职工持股的有显著的优越性 | 第46-49页 |
4.隐名股权投资信托模式的一般构造:当事人权利、义务配置 | 第49-62页 |
·信托制度在两大法系中差异 | 第49-50页 |
·股权信托中委托人的权利 | 第50-56页 |
·知情权 | 第50-51页 |
·调整信托股权管理方法权 | 第51-52页 |
·撤销权 | 第52-54页 |
·解任及新受托人选任权 | 第54-55页 |
·股权强制执行异议权 | 第55-56页 |
·委托人的其他权利 | 第56页 |
·股权信托中受托人的义务 | 第56-62页 |
·忠实义务 | 第57-58页 |
·处理信托事务的义务 | 第58页 |
·分别管理义务 | 第58-59页 |
·亲自管理义务 | 第59-60页 |
·记录、说明和保密义务 | 第60-61页 |
·支付信托利益义务 | 第61-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