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运算器和控制器(CPU)论文

粗粒度高性能可重构架构及其自动化设计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3页
        1.1.1 可重构处理器简介第10-11页
        1.1.2 可重构架构的发展第11页
        1.1.3 可重构架构的应用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及工作第15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第15-16页
第二章 可重构架构的理论依据第16-34页
    2.1 可重构处理器概述第16-27页
        2.1.1 可重构的工作原理第16-18页
        2.1.2 可重构的硬件支持第18-27页
    2.2 异构结构的可重构处理器第27-28页
    2.3 以可重构架构为目标的自动化设计软件第28-33页
        2.3.1 自动化设计流程第28页
        2.3.2 高层次综合(high-level synthesis)第28-29页
        2.3.3 映射(technology mapping)第29-30页
        2.3.4 布图规划和布局(floorplanning & placement)第30-32页
        2.3.5 布线(routing)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粗粒度异构重构处理器的基本结构第34-48页
    3.1 可重构处理器的架构组成第34-42页
        3.1.1 基本功能单元的设计(functional unit)第35-40页
        3.1.2 功能单元阵列的设计(array)第40-42页
        3.1.3 功能单元集群的设计(cluster)第42页
    3.2 可重构处理器的层次互连第42-47页
        3.2.1 局部连接盒互连第43-44页
        3.2.2 功能单元阵列的总线结构与片上路由第44-46页
        3.2.3 阵列的有线互连和集群的无线互连第46-47页
    3.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基于重构处理器的自动化设计方法第48-57页
    4.1 自动化设计软件的设计目标第48-49页
        4.1.1 设计时间第48页
        4.1.2 设计结果第48-49页
    4.2 自动化设计软件的流程第49-56页
        4.2.1 整体流程第50-51页
        4.2.2 任务的分析转换第51-52页
        4.2.3 任务的调度第52-54页
        4.2.4 任务的映射和布图布局第54-56页
    4.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自动化设计方法的实现第57-73页
    5.1 任务调度第57-62页
        5.1.1 问题定义第57页
        5.1.2 调度算法第57-61页
        5.1.3 DFG 调度算法的拓展第61-62页
    5.2 映射和布局第62-68页
        5.2.1 问题定义第62页
        5.2.2 映射布局算法第62-68页
    5.3 实验结果分析第68-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73-75页
    6.1 论文主要工作第73-74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74-75页
        6.2.1 系统仿真第74页
        6.2.2 细化算法第74页
        6.2.3 路由算法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85-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协同显著目标区域检测及其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下一篇:云存储密文全文检索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