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丹参素衍生物的结构修饰及其初步活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缩略词一览表第5-8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8-22页
    1. 缺血性心脏病概述第8-11页
        1.1. 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第8-9页
        1.2. 心肌缺血的药物治疗第9-11页
    2. 丹参素的研究进展第11-22页
        2.1. 丹参素的药理研究进展第11-14页
            2.1.1. 心肌保护作用第11-12页
            2.1.2. 抑制血小板聚集第12-13页
            2.1.3. 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第13页
            2.1.4. 抗肿瘤作用第13-14页
            2.1.5. 其他药理作用第14页
        2.2. 丹参素及丹参素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第14-22页
第二章 丹参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以及初步活性研究第22-48页
    1. 丹参素衍生物的设计第22-23页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第23-30页
        2.1. ADT-1、ADT-3 的合成第23-24页
        2.2. ADT-2 的合成第24-26页
        2.3. ADT-4 的合成第26-27页
        2.4. ADT-5、ADT-6、ADT-7 的合成第27-28页
        2.5. 合成小结第28-30页
    3. 目标化合物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研究第30-31页
        3.1. 丹参素衍生物抗氧化活性研究第30页
        3.2. 心肌保护结果小结第30-31页
        3.3. 丹参素构效关系初步探讨第31页
    4. 实验操作部分第31-48页
        4.1. 实验仪器第31-32页
        4.2. 实验试剂第32-33页
        4.3. 实验步骤第33-48页
            4.3.1. 化学合成第33-47页
            4.3.2. 丹参素衍生物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第47-48页
第三章ADT1-4 在体外被羧酸酯酶水解实验第48-55页
    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8-49页
        1.1. 实验试剂第48页
        1.2. 实验仪器第48-49页
    2. 实验方法第49-51页
    3. 实验结果第51-55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1. 总结第55-56页
    2. 创新之处第56页
    3.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致谢第64-65页
附图第65-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力管道固定支架受力分析及设计
下一篇:马克思的科技伦理观及其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