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中凤纹样发展演变及其创新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一、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一、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难点和解决方法 | 第16-17页 |
一、 研究难点 | 第16页 |
二、 解决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7页 |
第六节 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楚文化形成背景 | 第19-26页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时代及地域背景 | 第20-21页 |
第三节 社会背景 | 第21-23页 |
第四节 楚文化的演化与延续 | 第23-24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凤纹纹样 | 第26-35页 |
第一节 凤纹图像的起源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凤纹的历史含义及其特征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楚人崇凤的原因 | 第29-31页 |
第四节 荆楚凤纹样的基本形式特征 | 第31-34页 |
第五节 凤纹的象征和意义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楚文化中凤纹纹样的发展演变 | 第35-62页 |
第一节 楚文化初期与华夏文化相融合的凤纹图饰 | 第35-38页 |
第二节 春秋时期繁缛生动的凤纹图饰 | 第38-40页 |
第三节 战国时期多元化的凤纹图饰 | 第40-45页 |
第四节 秦朝之际风格转型的凤纹图饰 | 第45-48页 |
第五节 西汉时期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凤纹图饰 | 第48-52页 |
第六节 不同时期凤纹样艺术特色比较 | 第52-55页 |
第七节 凤纹样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 | 第55-62页 |
第五章 现代设计中的凤纹样创新 | 第62-73页 |
第一节 对凤形的抽象化提取手法 | 第62-63页 |
第二节 造型转换的手法 | 第63-65页 |
第三节 艺趣性设计手法 | 第65-68页 |
第四节 复合式造型设计手法 | 第68-69页 |
第五节 “形”与“色”相结合的手法 | 第69-70页 |
第六节 综合材料渗透手法 | 第70-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注释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