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非对称载荷下AZ31B镁合金的低周疲劳行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2页
    1.1 镁合金的应用及特点第9-11页
        1.1.1 镁合金应用背景第9页
        1.1.2 镁合金塑性变形特点第9-11页
    1.2 棘轮效应与低周疲劳行为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棘轮效应定义第11-13页
        1.2.2 棘轮效应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棘轮效应与低周疲劳行为的关系第14-15页
    1.3 棘轮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1.4 低周疲劳失效寿命预测模型第18-20页
        1.4.1 考虑棘轮效应的低周疲劳失效寿命模型第18-19页
        1.4.2 多步加载条件下的疲劳失效寿命模型第19-20页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0-22页
        1.5.1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5.2 研究内容第21-22页
2 AZ31B镁合金的单轴棘轮效应和低周疲劳行为分析第22-36页
    2.1 实验第22-25页
        2.1.1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22页
        2.1.2 实验方案第22-25页
    2.2 AZ31B镁合金的力学性能第25页
    2.3 单步加载工况对AZ31B镁合金棘轮效应和低周疲劳行为的影响规律第25-30页
        2.3.1 平均应力对AZ31B镁合金棘轮效应和低周疲劳行为的影响规律第27-28页
        2.3.2 应力幅值对AZ31B镁合金棘轮效应和低周疲劳行为的影响规律第28-29页
        2.3.3 应力率对AZ31B镁合金棘轮效应和低周疲劳行为的影响规律第29-30页
    2.4 多步加载工况对AZ31B镁合金棘轮效应和低周疲劳行为的影响规律第30-34页
        2.4.1 变平均应力加载史对AZ31B镁合金棘轮效应和低周疲劳行为的影响规律第30-32页
        2.4.2 变应力幅值加载史对AZ31B镁合金棘轮效应和低周疲劳行为的影响规律第32-34页
        2.4.3 变应力率加载史对AZ31B镁合金棘轮效应和低周疲劳行为的影响规律第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6页
3 AZ31B镁合金棘轮应变的本构描述第36-53页
    3.1 基于Ohno-Wang Ⅱ的率无关模型第36-38页
        3.1.1 流动律和屈服准则第36-37页
        3.1.2 随动强化律第37-38页
        3.1.3 各向同性硬化准则第38页
    3.2 模型算法的实现第38-41页
    3.3 模型参数确定第41-44页
        3.3.1 各向同性硬化参数的确定第41-43页
        3.3.2 随动强化参数的确定第43页
        3.3.3 强化律指数m_i的确定第43-44页
    3.4 单轴棘轮效应的预测第44-52页
        3.4.1 固定m_i值时单轴棘轮的预测第44-47页
        3.4.2 强化律指数m_i的修正第47-50页
        3.4.3 多步加载工况的棘轮效应预测第50-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4 棘轮—疲劳共同作用下的失效机理及寿命预测第53-69页
    4.1 棘轮—疲劳共同作用下AZ31B镁合金的失效机理第53-59页
        4.1.1 平均应力对AZ31B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第53-54页
        4.1.2 应力幅值对AZ31B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第54-55页
        4.1.3 应力率对AZ31B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第55页
        4.1.4 疲劳参数对AZ31B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第55-59页
    4.2 单步非对称循环应力条件下AZ31B镁合金的低周疲劳失效寿命预测第59-62页
        4.2.1 棘轮应变对AZ31B镁合金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第59-60页
        4.2.2 单步非对称应力循环条件下的低周疲劳失效寿命预测模型第60-62页
    4.3 多步非对称应力循环条件下AZ31B镁合金的低周疲劳失效寿命预测第62-67页
        4.3.1 常用多步加载条件下寿命预测模型的应用第62-65页
        4.3.2 多步非对称应力循环条件下的低周疲劳失效寿命预测模型第65-66页
        4.3.3 多步加载条件下低周疲劳失效预测寿命模型精度的比较第66-67页
    4.4 本章总结第67-69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第69-70页
    5.2 后续研究工作与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论文情况第7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可展直纹面叶片高效侧铣加工刀位轨迹优化研究
下一篇:扩散焊接钨/中间层/钢的界面结构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