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无被害人犯罪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绪论第7-9页
    一、研究无被害人犯罪的意义第7页
    二、研究无被害人犯罪的目的第7-9页
第一章 无被害人犯罪概述第9-17页
    第一节 无被害人犯罪的相关学说及其本质第9-12页
        一、无被害人犯罪的相关学说第9-11页
        二、无被害人犯罪的本质第11-12页
    第二节 本文对无被害人犯罪特征的阐述及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2-17页
        一、与无被害人犯罪相关的概念明晰第12-14页
        二、本文对无被害人犯罪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4-17页
第二章 无被害人犯罪的理论基础第17-22页
    第一节 将无被害人犯罪出罪的思想基础第17-20页
        一、自由主义思想第17-18页
        二、刑法谦抑思想第18-19页
        三、非犯罪化思想第19-20页
    第二节 将无被害人犯罪入罪的理论基础第20-22页
        一、犯罪化的正当性原则第20-21页
        二、犯罪化的本土化原则第21-22页
第三章 中外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政策的比较与分类第22-26页
    第一节 域外无被害人犯罪立法沿革第22页
    第二节 我国无被害人犯罪的立法现状第22-24页
        一、我国无被害人犯罪的现状第22-23页
        二、我国97刑法中有关无被害人犯罪的规定第23-24页
    第三节 对无被害人犯罪的分类研究第24-26页
        一、无被害人犯罪的各种分类第24-25页
        二、本文对无被害人犯罪的分类第25-26页
第四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个罪剖析之犯罪圈的划定第26-36页
    第一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我国无被害人犯罪刑事立法的启示第26-29页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第26-27页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无被害人犯罪的关系第27-29页
    第二节 我国无被害人犯罪个罪剖析之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抉择第29-36页
        一、秘密的聚众淫乱行为的非犯罪化第29-31页
        二、组织代孕行为的犯罪化第31-33页
        三、以“赌博为业”行为的非犯罪化第33-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4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研究
下一篇:我国城市规划修改之法律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