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生物医学显微图像分割与识别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CONTENTS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6页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1页
        1.2.1 医学图像分割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1.2.2 医学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1页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21-24页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2页
        1.3.2 本文的组织架构第22-24页
第二章 相关医学背景介绍第24-29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周围神经生理形态描述第24-25页
    2.3 周围神经切片显微图像的制备方法第25-28页
        2.3.1 周围神经切片的染色方法第25-28页
        2.3.2 图像获取第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周围神经切片显微图像分割方法研究第29-65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图像分割的概念第29-34页
        3.2.1 定义第29-30页
        3.2.2 图像分割相关技术第30-34页
    3.3 图像彩色空间的转换第34-37页
        3.3.1 RGB彩色模型第34-35页
        3.3.2 HSI彩色模型第35-36页
        3.3.3 RGB颜色空间到HSI颜色空间的转换第36-37页
    3.4 基于空间模糊C均值算法的神经功能束分割方法第37-51页
        3.4.1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第38-40页
        3.4.2 直方图模糊C均值算法初始化参数第40-43页
        3.4.3 空间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第43-45页
        3.4.4 分割步骤第45-46页
        3.4.5 SFCM分割结果第46-51页
    3.5 神经束内神经纤维阳性色斑分割方法第51-64页
        3.5.1 彩色神经束图像的预处理第51-52页
        3.5.2 数学形态学及分水岭分割的基本概念第52-54页
        3.5.3 神经纤维阳性色斑分割方法第54-64页
    3.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四章 神经束内神经纤维阳性色斑特征提取第65-73页
    4.1 引言第65页
    4.2 神经束内神经纤维阳性色斑特征选择第65-66页
        4.2.1 形态特征第65-66页
        4.2.2 颜色特征第66页
    4.3 神经纤维阳性色斑特征提取方法第66-70页
        4.3.1 二值标识方法第66-68页
        4.3.2 面积的提取第68页
        4.3.3 周长的提取第68-70页
    4.4 特征提取结果及归一化第70-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神经束功能识别方法研究第73-90页
    5.1 引言第73-74页
    5.2 BP神经网络概述第74-80页
        5.2.1 BP神经网络结构第74-76页
        5.2.2 BP神经网络反向传播算法第76-80页
    5.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神经纤维阳性色斑识别的实现第80-86页
        5.3.1 BP网络设计问题考虑第80-81页
        5.3.2 BP神经网络分类器设计第81-82页
        5.3.3 训练本样和测试样本第82-83页
        5.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3-86页
    5.4 神经束功能识别第86-89页
    5.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总结与展望第90-92页
    本文总结第90页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6-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构建客户价值可拓知识本体研究
下一篇:基于ARM的家电远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