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材料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面向车身应用的LGFRP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6-2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17页
    1.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17-22页
    1.3 复合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现状第22-24页
    1.4 本文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4-27页
第2章 热模压成型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第27-49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LGFRP复合材料制备装备开发第27-34页
    2.3 LGFRP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参数设计第34-41页
    2.4 成型工艺参数优化及实验验证第41-48页
        2.4.1 响应面模型建立第41-43页
        2.4.2 响应面模型分析第43-46页
        2.4.3 参数优化及实验验证第46-48页
    2.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3章 拉伸及压缩力学性能第49-73页
    3.1 引言第49页
    3.2 LGFRP复合材料试样制备第49-50页
    3.3 LGFRP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研究第50-68页
        3.3.1 纤维含量影响规律第50-56页
        3.3.2 LGFRP复合材料分散性研究第56-63页
        3.3.3 LGFRP复合材料应变率效应研究第63-68页
    3.4 LGFRP复合材料压缩实验研究第68-72页
    3.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4章 开孔应力集中效应及失效模式第73-92页
    4.1 引言第73页
    4.2 开孔应力集中效应研究第73-82页
        4.2.1 开孔LGFRP复合材料实验测试第73-75页
        4.2.2 开孔LGFRP复合材料应力集中效应理论模型第75-80页
        4.2.3 开孔LGFRP复合材料数值模拟研究第80-82页
    4.3 LGFRP复合材料开孔对力学性能及失效模式的影响规律第82-91页
    4.4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5章 在电动汽车电池包及防撞梁上应用第92-110页
    5.1 引言第92页
    5.2 LGFRP复合材料数值分析方法及实验验证第92-97页
    5.3 LGFRP复合材料电池包设计及分析第97-99页
        5.3.1 电池包数值计算模型第97-98页
        5.3.2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98-99页
    5.4 LGFRP复合材料防撞梁碰撞分析第99-108页
        5.4.1 防撞梁数值计算模型第99-101页
        5.4.2 防撞梁性能评价指标和失效准则第101-102页
        5.4.3 分析结果与讨论第102-108页
    5.5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结论与展望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1-122页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122-123页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并网双馈风电机组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下一篇:mTORC1通路调节PTHrP来调控软骨生长、增殖、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