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 | 第10-11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2.1 WLAN切换认证 | 第12-13页 |
2.2 WIMAX切换认证 | 第13-1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第三章 3G-WLAN-WIMAX切换认证机制设计 | 第16-26页 |
3.1 3G-WLAN-WIMAX异构网络架构 | 第16-18页 |
3.2 垂直切换场景分析 | 第18-19页 |
3.3 WLAN垂直切换机制设计 | 第19-21页 |
3.4 WIMAX垂直切换机制设计 | 第21-2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四章 3G-WLAN-WIMAX切换认证协议改进 | 第26-48页 |
4.1 HLPSL | 第27-32页 |
4.1.1 基本的TLA约定 | 第27-28页 |
4.1.2 HLSPL词法规则 | 第28-31页 |
4.1.3 HLSPL语义分析 | 第31-32页 |
4.2 WLAN切换认证协议改进 | 第32-39页 |
4.2.1 完整的EAP-AKA协议 | 第34-36页 |
4.2.2 WLAN重认证协议 | 第36-38页 |
4.2.3 WLAN本地重认证协议 | 第38-39页 |
4.3 WIMAX切换认证协议改进 | 第39-47页 |
4.3.1 完整的INEA协议 | 第40-42页 |
4.3.2 WiMAX重认证协议 | 第42-44页 |
4.3.3 PAAA辅助重认证协议 | 第44-46页 |
4.3.4 WiMAX本地重认证协议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48-58页 |
5.1 安全性分析 | 第48-53页 |
5.1.1 AVISPA | 第48-50页 |
5.1.2 互认证性分析 | 第50-52页 |
5.1.3 前向、后向隐私分析 | 第52-53页 |
5.2 性能分析 | 第53-57页 |
5.2.1 实验准备 | 第53-54页 |
5.2.2 切换认证流量分析 | 第54-56页 |
5.2.3 切换认证延迟分析 | 第56-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总结 | 第58-59页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