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政府层面 | 第11页 |
·中小企业层面 | 第11-12页 |
·金融界层面 | 第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8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8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动产担保制度概述 | 第21-27页 |
·相关概念 | 第21页 |
·动产担保融资 | 第21页 |
·动产质押 | 第21页 |
·动产抵押 | 第21页 |
·动产让与担保 | 第21页 |
·浮动担保 | 第21页 |
·动产担保制度的演变 | 第21-23页 |
·动产担保制度功能 | 第23-24页 |
·我国动产担保的现行立法 | 第24-27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第24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 第24-25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第25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 第25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 第25-26页 |
·物权法及其特点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动产担保融资制度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27-35页 |
·方法描述 | 第27-28页 |
·直接效应分析——制度冲击 | 第27页 |
·间接效应分析—贷款投放与经济增长 | 第27-28页 |
·样本数据的选取及处理 | 第28页 |
·直接效应分析 | 第28-29页 |
·虚拟变量检验 | 第28-29页 |
·CHOW 突变检验 | 第29页 |
·间接效应分析 | 第29-34页 |
·GDP 与贷款额的关系分析 | 第30页 |
·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30-31页 |
·E-G 两步法协整分析 | 第31页 |
·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2页 |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32-33页 |
·lngdp 对lnloan 的滞后期检验 | 第33页 |
·间接效应检验的结论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我国中小企业动产担保融资现状调查 | 第35-50页 |
·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分析 | 第35-43页 |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状况分析 | 第35-40页 |
·样本分布 | 第35-36页 |
·样本总体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平均值 | 第36页 |
·2009 年同2008 年企业应收账款余额对比状况-分行业统计 | 第36-37页 |
·企业应收账款帐龄分析——样本整体统计 | 第37-38页 |
·企业应收账款帐龄分析一分行业统计 | 第38-39页 |
·应收账款占资产比例 | 第39页 |
·应收账款前五名占比情况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页 |
·应收账款质押现状及问题 | 第40-43页 |
·应收账款质押现状 | 第40-43页 |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风险分析 | 第43页 |
·存货融资状况分析 | 第43-47页 |
·我国存货融资分析 | 第43-46页 |
·存货平均状况 | 第43-44页 |
·2009 年同2008 年企业存货余额对比状况-分行业统计 | 第44-45页 |
·存货占资产比例 | 第45-46页 |
·存货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制度环境方面 | 第46页 |
·行业环境方面 | 第46页 |
·业务要素方面 | 第46-47页 |
·业务控制方式方面 | 第47页 |
·我国中小企业动产担保融资的制约因素 | 第47-50页 |
·法律体系方面 | 第47页 |
·登记系统方面 | 第47-48页 |
·信用环境方面 | 第48页 |
·动产融资金融机构方面 | 第48页 |
·动产融资中介机构方面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动产担保融资的思考 | 第50-54页 |
·建立我国统一的《动产担保交易法》 | 第50页 |
·统一动产担保登记系统 | 第50页 |
·政策引导与支持 | 第50-51页 |
·加强信用环境建设 | 第51页 |
·商业银行大力推动动产融资 | 第51-52页 |
·中小企业加强自身管理 | 第52页 |
·培育中介组织机构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1 贷款及GDP 数据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