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8页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8-20页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19-20页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20页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0-22页
第2章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及竞争力状况第22-35页
    2.1 旅游产业第22-25页
        2.1.1 旅游产业界定第22页
        2.1.2 旅游产业构成第22-23页
        2.1.3 旅游产业特征第23-24页
        2.1.4 旅游产业发展一般规律第24-25页
    2.2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第25-30页
        2.2.1 旅游产业市场规模第25-28页
        2.2.2 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第28-30页
    2.3 旅游产业竞争力第30页
        2.3.1 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第30页
        2.3.2 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一般表现第30页
    2.4 旅游产业竞争力对比分析第30-34页
        2.4.1 国际市场占有率第31-32页
        2.4.2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第32-33页
        2.4.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要素分析第35-43页
    3.1 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要素研究基础和原则第35-37页
        3.1.1 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要素研究基础第35-37页
        3.1.2 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要素研究原则第37页
    3.2 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要素选取第37-41页
        3.2.1 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要素初选第37-38页
        3.2.2 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要素识别第38-41页
    3.3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第43-56页
    4.1 系统动力学概述第43-46页
        4.1.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第43-44页
        4.1.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第44-45页
        4.1.3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第45页
        4.1.4 Vensim PLE软件介绍第45-46页
    4.2 系统动力学在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中的科学性分析第46-47页
    4.3 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建模基础第47-48页
        4.3.1 系统建模的目的第47页
        4.3.2 系统建模的假设第47页
        4.3.3 系统建模的边界第47-48页
    4.4 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子系统及反馈回路分析第48-52页
        4.4.1 旅游产业竞争力经济子系统及反馈回路分析第48-50页
        4.4.2 旅游产业竞争力资源环境子系统及反馈回路分析第50-51页
        4.4.3 旅游产业竞争力社会子系统及反馈回路分析第51-52页
    4.5 经济-资源环境-社会耦合系统第52-53页
    4.6 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流图构建第53-55页
    4.7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仿真第56-64页
    5.1 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验证第56-58页
        5.1.1 模型方程设计及初始参数设置第56页
        5.1.2 模型有效性检验第56-58页
    5.2 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第58-60页
        5.2.1 旅游产业竞争力经济子系统仿真第58-59页
        5.2.2 旅游产业竞争力资源环境子系统仿真第59-60页
        5.2.3 旅游产业竞争力社会子系统仿真第60页
    5.3 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政策调控分析第60-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第64-70页
    6.1 制定旅游产业发展长期规划第64-65页
        6.1.1 完善旅游产业相关组织第64页
        6.1.2 加强旅游法制建设第64页
        6.1.3 加强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第64-65页
    6.2 开放市场以提高旅游市场需求第65-66页
        6.2.1 加强旅游产业营销第65-66页
        6.2.2 扩大入境旅游市场需求第66页
    6.3 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实力第66-67页
        6.3.1 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第66页
        6.3.2 打造旅游企业品牌第66-67页
        6.3.3 实行集团化经营模式第67页
    6.4 合理开发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第67-68页
        6.4.1 制定旅游资源开发整体规划第67页
        6.4.2 加大旅游环境保护力度第67-68页
    6.5 营造良好的旅游社会环境第68页
        6.5.1 争取当地居民对旅游产业的支持第68页
        6.5.2 拉动社会就业提高居民对旅游产业的认知度第68页
    6.6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附录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江口水库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下一篇: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憩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