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9-11页 |
1.2.1 国外沥青路面再生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2.2 国内沥青路面再生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3 沥青路面再生方法 | 第11-15页 |
1.3.1 厂拌热再生法 | 第11-12页 |
1.3.2 现场热再生法 | 第12-14页 |
1.3.3 现场冷再生法 | 第14页 |
1.3.4 厂拌冷再生法 | 第14-15页 |
1.4 沥青路面再生方法的选择 | 第15-16页 |
1.5 厂拌热再生技术的优越性 | 第16-17页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6.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19-31页 |
2.1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设计探讨 | 第19-21页 |
2.1.1 设计理念 | 第19页 |
2.1.2 设计流程 | 第19-20页 |
2.1.3 RAP掺量的影响条件 | 第20-21页 |
2.2 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实例 | 第21-30页 |
2.2.1 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及配合比优化设计软件 | 第21-24页 |
2.2.2 再生混合料实验室配合比设计 | 第24-28页 |
2.2.3 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 | 第28-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厂拌热再生施工工艺研究 | 第31-37页 |
3.1 原沥青路面材料的回收与处理 | 第31-33页 |
3.1.1 原沥青路面材料的回收 | 第31-32页 |
3.1.2 RAP材料的破碎与筛分 | 第32页 |
3.1.3 原沥青路面材料回收的储存以及质量保障 | 第32-33页 |
3.2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合 | 第33-35页 |
3.2.1 沥青混合料再生的生产过程 | 第34-35页 |
3.2.2 生产组织 | 第35页 |
3.3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与碾压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及施工控质量控制 | 第37-44页 |
4.1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 第37-39页 |
4.1.1 材料的质量标准 | 第37页 |
4.1.2 材料的检验 | 第37-38页 |
4.1.3 废旧沥青混合料回收时的要求 | 第38页 |
4.1.4 RAP材料的存储、破碎、筛分的要求 | 第38-39页 |
4.1.5 再生混合料的拌合的要求 | 第39页 |
4.2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控制 | 第39-40页 |
4.2.1 沥青混合料摊铺速度控制选择 | 第39页 |
4.2.2 摊铺温度要进行控制 | 第39-40页 |
4.2.3 摊铺的宽度要求 | 第40页 |
4.3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注意事项 | 第40-42页 |
4.3.1 温度要求 | 第40页 |
4.3.2 接缝控制 | 第40-41页 |
4.3.3 平整度控制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实例 | 第44-66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44-45页 |
5.2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 第45-52页 |
5.2.1 依托工程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45-48页 |
5.2.2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 | 第48-52页 |
5.3 再生沥青混合料前场压实度及温度控制 | 第52-54页 |
5.4 再生沥青混合料红外跟踪观测 | 第54-59页 |
5.5 依托工程厂拌热再生路面施工情况 | 第59-61页 |
5.6 厂拌热再生法的效益分析 | 第61-64页 |
5.7 厂拌热再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第64-65页 |
5.7.1 材料质量保证 | 第64-65页 |
5.7.2 安全保证 | 第65页 |
5.7.3 环保保证 | 第65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