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s | 第5-6页 |
| 引言 | 第8-13页 |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三)论文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 一、环境公益劳动的界定与提出 | 第13-19页 |
| (一)环境公益劳动的界定 | 第13-16页 |
| (二)环境公益劳动的提出 | 第16-19页 |
| 二、环境公益劳动的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 (一)传统民事诉讼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 第19-20页 |
| (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 第20-23页 |
| (三)现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局限性 | 第23-26页 |
| 三、环境公益劳动的功能与价值 | 第26-30页 |
| (一)有利于实现环境公益的动态平衡 | 第26-27页 |
| (二)缓解执行困境,使环境侵权责任得到真正落实 | 第27页 |
| (三)弥补惩罚性赔偿缺失,完善环境侵权责任体系 | 第27-29页 |
| (四)突出的环保社会教育功能 | 第29-30页 |
| 四、环境公益劳动的适用 | 第30-39页 |
| (一)以过错责任为前提 | 第30-31页 |
| (二)承担主体仅限于自然人 | 第31页 |
| (三)环境公益劳动的实现形式 | 第31-33页 |
| (四)环境公益劳动的量化标准 | 第33-35页 |
| (五)环境公益劳动的执行监督 | 第35-39页 |
| 五、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