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民事其他法权论文

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护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第14-15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3.3 研究创新点第16-18页
第2章 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概述第18-25页
    2.1 投资理财的定义和演变第18-19页
        2.1.1 投资理财的定义第18页
        2.1.2 投资理财的演变第18-19页
    2.2 金融消费者的界定第19-22页
        2.2.1 国外关于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第19-20页
        2.2.2 国内关于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第20-21页
        2.2.3 理论界关于金融消费者的界定第21-22页
    2.3 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界定的影响因素第22-25页
        2.3.1 金融消费者主体范围第22-23页
        2.3.2 金融消费者外延范围第23页
        2.3.3 消费者与金融消费者的关系第23-25页
第3章 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保护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第25-29页
    3.1 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保护的理论基础第25-27页
        3.1.1 经济学——“消费者主权”理论第25-26页
        3.1.2 金融学——“双峰”理论第26页
        3.1.3 法理学——法的“安全”价值理论第26-27页
    3.2 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保护的基本原则第27-29页
        3.2.1 倾斜保护原则第27页
        3.2.2 全面保护原则第27-28页
        3.2.3 适度保护原则第28-29页
第4章 我国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的内容第29-35页
    4.1 人身安全权第29-30页
        4.1.1 人身安全权侵权现状第29-30页
        4.1.2 人身安全权的内容第30页
    4.2 信息安全权第30-32页
        4.2.1 信息安全权侵权现状第30-31页
        4.2.2 信息安全权的内容第31-32页
    4.3 名誉安全权第32-33页
        4.3.1 名誉安全权侵权现状第32-33页
        4.3.2 名誉安全权的内容第33页
    4.4 财产安全权第33-35页
        4.4.1 财产安全权侵权现状第33-34页
        4.4.2 财产安全权的内容第34-35页
第5章 域外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保护沿革和经验借鉴第35-41页
    5.1 英国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保护沿革和经验借鉴第35-37页
        5.1.1 英国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护制度沿革第35-36页
        5.1.2 英国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保护经验的借鉴第36-37页
    5.2 美国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保护沿革和经验借鉴第37-38页
        5.2.1 美国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护制度沿革第37页
        5.2.2 美国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保护经验的借鉴第37-38页
    5.3 台湾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保护沿革和经验借鉴第38-41页
        5.3.1 台湾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护制度沿革第38-39页
        5.3.2 台湾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保护经验的借鉴第39-41页
第6章 我国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保护存在的问题第41-48页
    6.1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予以保护第41-43页
        6.1.1 我国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系统化法律保护空白第41-42页
        6.1.2 我国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现有立法不完善第42-43页
    6.2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难以实现全面保护第43-45页
        6.2.1 金融监管机构协调机制不健全第43-44页
        6.2.2 金融监管出现监管盲区第44-45页
    6.3 缺乏完善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第45-48页
        6.3.1 金融消费纠纷诉讼救济机制存在瑕疵第45-46页
        6.3.2 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讼救济机制有待完善第46-48页
第7章 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法律保护的完善建议第48-54页
    7.1 完善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保护立法第48-49页
        7.1.1 立法上系统规范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内容第48-49页
        7.1.2 厘清、整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第49页
    7.2 完善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金融监管制度第49-51页
        7.2.1 健全金融监管机构协调机制第49-50页
        7.2.2 更新监管理念,覆盖监管盲区第50-51页
    7.3 完善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安全权纠纷解决机制第51-54页
        7.3.1 完善金融纠纷诉讼救济解决机制第51页
        7.3.2 构建多层次的非诉讼救济机制第51-52页
        7.3.3 建立专门保护投资理财中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机构第52-54页
结论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哈尔滨市松花江段水行政执法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公司机会的界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