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页 |
·应用领域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二维人脸图像特征点定位现状 | 第9-12页 |
·三维人脸模型特征点定位现状 | 第12-13页 |
·人脸特征点定位的主要难点和挑战 | 第13-1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文章的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人脸特征点定义 | 第18-25页 |
·人脸的生理结构 | 第18-19页 |
·颅骨结构 | 第18-19页 |
·人脸面部肌肉结构 | 第19页 |
·人脸分布规律 | 第19-20页 |
·特征点标准 | 第20-24页 |
·法医标准 | 第20-21页 |
·美学分析特征点标准 | 第21-22页 |
·MPEG-4脸部特征点标准 | 第22-23页 |
·本文定义的脸部特征点标准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相对角分布直方图的特征点匹配技术 | 第25-37页 |
·基于相对角分布直方图的特征点匹配算法 | 第25-29页 |
·三维模型的主成分框架 | 第25-26页 |
·三维模型上点的相对角度计算 | 第26-27页 |
·三维模型上点的相对角分布 | 第27-29页 |
·对应点匹配和相对角分布直方图相似性度量 | 第29-31页 |
·对应点匹配 | 第29-30页 |
·相对角分布直方图相似性度量 | 第30-31页 |
·算法流程 | 第31-32页 |
·特征点定位准确性评价 | 第32-33页 |
·二维图像上特征点定位评价方法 | 第32-33页 |
·三维模型上特征点定位评价方法 | 第33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三维模型上点的几何特征提取 | 第37-46页 |
·曲率特征提取 | 第37-43页 |
·曲率的几何意义 | 第37-38页 |
·拟合曲面求点云模型上点的曲率 | 第38-41页 |
·通过三角网格求点云模型上点的曲率 | 第41-43页 |
·法向量特征提取 | 第43-44页 |
·利用顶点相邻面片计算点分布模型上点的法向量 | 第44页 |
·利用顶点领域内的点计算点分布模型上点的法向量 | 第44页 |
·有效能量(Effective Energy,EE)均值和方差的特征提取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基于RAC聚类和SVM分类的特征点定位算法 | 第46-59页 |
·K-均值聚类算法 | 第46-48页 |
·K-均值聚类算法基本思想 | 第46-47页 |
·K-均值聚类算法流程 | 第47-48页 |
·支撑向量机技术 | 第48-51页 |
·支持向量机 | 第48-50页 |
·支撑向量机的核函数 | 第50-51页 |
·基于RAC聚类和SVM特征点定位算法 | 第51-54页 |
·基于RAC聚类的特征点预匹配 | 第52-53页 |
·基于SVM的特征点精确定位 | 第53-54页 |
·实验及结论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9页 |
第六章 特征点定位系统实现 | 第59-63页 |
·特征点定位系统功能设计 | 第59-60页 |
·特征点定位系统功能结构 | 第60页 |
·系统流程图 | 第60-61页 |
·系统实现 | 第61-62页 |
·程序开发环境与运行环境 | 第61页 |
·程序界面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3-65页 |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63页 |
·将来要完成的工作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