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四川省泸定县马桑坡滑坡复活机理及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滑坡形成机理第13-14页
        1.2.2 滑坡稳定性分析现状第14-16页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1 研究目标第16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1.4.1 研究思路第17页
        1.4.2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2章 滑坡区自然地质环境第19-26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19-20页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第19页
        2.1.2 气象与水文第19-20页
    2.2 地形地貌第20-21页
    2.3 地层岩性第21-22页
    2.4 地质构造与地震第22-24页
        2.4.1 地质构造第22-23页
        2.4.2 地震活动第23-24页
    2.5 新构造运动第24-25页
    2.6 水文地质条件第25-26页
第3章 滑坡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6-39页
    3.1 滑坡基本特征第26-29页
        3.1.1 滑坡区域周界、规模及形态特点第26-27页
        3.1.2 滑坡体地质结构第27-29页
    3.2 滑坡各区变形破坏特征第29-34页
        3.2.1 强变形区特征第31-33页
        3.2.2 弱变形区特征第33-34页
    3.3 滑坡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取值第34-36页
    3.4 古滑坡部分复活影响因素分析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复活滑坡体变形破坏的FLAC-3D数值模拟分析第39-55页
    4.1 概述第39页
    4.2 数值模拟分析基本原理第39-40页
        4.2.1 FLAC-3D简介及基本原理第39页
        4.2.2 FLAC-3D本构模型第39-40页
    4.3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0-42页
    4.4 计算参数及工况第42页
    4.5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42-52页
        4.5.1 弱变形区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42-47页
        4.5.2 强变形区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47-52页
    4.6 古滑坡部分复活机理第52-54页
    4.7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滑坡体稳定性计算与分析第55-62页
    5.1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坡稳定性计算第55-57页
    5.2 计算参数的选取第57页
    5.3 计算剖面的选取第57-60页
    5.4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0-61页
    5.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6章 滑坡治理方案建议第62-69页
    6.1 概述第62页
    6.2 滑坡防治工程原则第62-63页
        6.2.1 滑坡治理工程原则第62页
        6.2.2 滑坡防治方法概述第62-63页
    6.3 滑坡治理工程方案比选第63-69页
        6.3.1 方案一:抗滑桩第63-66页
        6.3.2 方案二:格构锚索第66-67页
        6.3.3 方案比选第67-69页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套盆地含水层沉积物赋存态砷及对地下水砷富集的影响
下一篇:广元黄家坪滑坡发育特征及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