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0.1 仙传小说文本概念的界定及兴起的缘由 | 第11-13页 |
0.2 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0.3 本选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 先秦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坐骑 | 第16-20页 |
1.1 《山海经》《穆天子传》等神话传说中神仙坐骑 | 第16-17页 |
1.2 《庄子》《离骚》等诗文中的神仙坐骑 | 第17-18页 |
1.3 先秦神话传说中的坐骑对后世仙传小说的影响 | 第18-20页 |
2 宋前仙传小说中神仙坐骑的类型 | 第20-31页 |
2.1 乘鱼虫类 | 第20-22页 |
2.1.1 龙 | 第20-21页 |
2.1.2 鲤鱼 | 第21-22页 |
2.2 乘鸟类 | 第22-25页 |
2.2.1 仙鹤 | 第23-24页 |
2.2.2 鸾凤 | 第24-25页 |
2.3 乘走兽类 | 第25-29页 |
2.3.1 麟、虎、鹿 | 第25-27页 |
2.3.2 牛、马、羊、驴 | 第27-29页 |
2.4 其他类 | 第29-31页 |
3 宋前仙传小说中神仙坐骑的小说功能 | 第31-40页 |
3.1 审美功能:坐骑的“怪奇”与“有趣” | 第31-34页 |
3.2 叙事功能:塑造神仙形象 | 第34-37页 |
3.3 情节建构功能:沟通仙凡、缩短时空距离 | 第37-40页 |
4 仙传小说中神仙坐骑的文化内涵 | 第40-48页 |
4.1 道教思想及成仙渴望 | 第40-42页 |
4.2 飞天幻想与自由追求 | 第42-43页 |
4.3 瑞兽与祥瑞心理 | 第43-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