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5-21页
    一、选题意义第15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三、研究方法第19页
    四、研究创新与难点第19-21页
第一章 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背景第21-30页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相关概念第21-23页
        一、生态文明第21-22页
        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第22页
        三、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第22-23页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第23-26页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第23-24页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论第24页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生态理念第24-26页
    第三节 民族地区生态建设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第26-30页
        一、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生态文明建设第26-27页
        二、民族政治发展与民族生态文明建设第27-28页
        三、民族文化发展与民族生态文明建设第28-29页
        四、民族社会发展与民族生态文明建设第29-30页
第二章 长白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与现状第30-46页
    第一节 长白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基础第30-35页
        一、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第30-32页
        二、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第32-34页
        三、独特的朝鲜族生态文化第34-35页
    第二节 长白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环境第35-37页
        一、生态建设优惠政策第35-36页
        二、环境执法检查工作第36-37页
        三、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第37页
    第三节 长白县生态经济发展的显著成效第37-46页
        一、生态工业初步发展第38-40页
        二、生态农业逐步推广第40-42页
        三、生态服务业日趋完善第42-46页
第三章 长白县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6-52页
    第一节 长白县现存的生态问题第46-50页
        一、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破坏第46-47页
        二、“林参矛盾”越发突出第47-48页
        三、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有效规范第48页
        四、“烧柴改革”困难重重第48-50页
    第二节 长白县影响生态问题治理的主要原因第50-52页
        一、生态创建工作机制不健全第50页
        二、环保机构能力建设欠缺第50-51页
        三、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第51页
        四、民族地区客观条件制约第51-52页
第四章 长白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第52-63页
    第一节 倡导民族生态经济的“绿色发展”第52-55页
        一、优化配置矿产资源第52-53页
        二、建设立体林业经济第53-54页
        三、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第54-55页
    第二节 注重民族生态政治的“协调发展”第55-59页
        一、完善生态环境管理自治权第56页
        二、建立跨部门的生态环境管理系统第56-58页
        三、健全多方投入机制和环境补偿机制第58-59页
    第三节 推进民族生态文化的“创新发展”第59-63页
        一、重视生态型人才培养第59-60页
        二、塑造生态品牌和公共形象第60-61页
        三、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第61-63页
结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后记第67-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纳米气泡藻水分离实验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制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