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微纳米气泡藻水分离实验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的藻水分离技术第14-16页
        1.2.1 混凝沉降第14页
        1.2.2 溶气气浮技术(DAF)第14-15页
        1.2.3 其他分离技术第15-16页
    1.3 微纳米气泡特性及应用第16-21页
        1.3.1 微纳米气泡的定义与产生第16-17页
        1.3.2 微纳米气泡的基本特性第17-20页
        1.3.3 微纳米气泡的应用第20-21页
    1.4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图第21-23页
        1.4.1 研究主要内容第21-22页
        1.4.2 技术路线图第22-23页
第二章 实验方案设计第23-30页
    2.1 实验池及实验含藻水第23页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28页
        2.2.1 实验仪器第23-24页
        2.2.2 检测方法第24-28页
    2.3 实验方案第28-30页
        2.3.1 加压溶气气浮与微纳米气泡实验初步比较第28页
        2.3.2 混凝剂种类和pH对实验的影响第28-29页
        2.3.3 微纳米气泡气浮混凝剂实验第29页
        2.3.4 混凝微纳米气泡气浮气浮时间实验第29页
        2.3.5 不同气固比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第29-30页
第三章 微纳米气泡气浮法与加压溶气气浮法比较第30-34页
    3.1 加压溶气气浮法第30-31页
        3.1.1 实验方法第30页
        3.1.2 结果与分析第30-31页
    3.2 微纳米气泡气浮技术第31-33页
        3.2.1 实验方法第32页
        3.2.2 结果与分析第32-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微纳米气泡实验工艺参数研究第34-54页
    4.1 混凝剂的优选第34-37页
        4.1.1 混凝剂种类的选择第34页
        4.1.2 结果与讨论第34-37页
    4.2 pH对混凝的影响第37-38页
    4.3 混凝剂用量第38-42页
        4.3.1 混凝剂最佳用量的研究第38页
        4.3.2 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4.4 气浮时间与回流比第42-47页
        4.4.1 最佳气浮时间与回流比的研究第42-43页
        4.4.2 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4.5 不同气固比第47-52页
        4.5.1 不同气固比对SS去除率影响第47-48页
        4.5.2 不同气固比对COD去除率影响第48-49页
        4.5.3 不同气固比对TP去除率影响图第49-50页
        4.5.4 不同气固比对TN去除率影响第50-51页
        4.5.5 不同气固比对氨氮去除率影响第51-52页
    4.6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54-55页
    5.1 结论第54页
    5.2 建议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攻读发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磷物料稳定化修复铅污染土壤的研究
下一篇: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