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动态演化及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9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9-11页
    1.2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概念界定第11-13页
    1.3 论文的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第13-14页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4-16页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4页
        1.4.2 论文的创新点第14-16页
2 相关的理论基础第16-28页
    2.1 共生理论第16页
    2.2 产业共生理论第16-20页
        2.2.1 产业共生理论发展第17-19页
        2.2.2 产业共生的特征描述第19-20页
    2.3 循环经济理论第20-23页
        2.3.1 循环经济理论概述第20-21页
        2.3.2 循环经济的原则第21页
        2.3.3 煤炭矿区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第21-23页
    2.4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理论第23-26页
        2.4.1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相关研究第23-24页
        2.4.2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类型第24-26页
    2.5 文献述评第26-28页
3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动态演化第28-37页
    3.1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特征第28页
    3.2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结构和模式第28-30页
        3.2.1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共生网络概念界定第28-29页
        3.2.2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29-30页
    3.3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运行机制第30-33页
    3.4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动态演化第33-36页
        3.4.1 形成阶段第33-34页
        3.4.2 成长阶段第34页
        3.4.3 成熟阶段第34-35页
        3.4.4 衰退或转型升级阶段第35-36页
    3.5 小结第36-37页
4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稳定性分析第37-47页
    4.1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稳定性的界定与表现第37-38页
    4.2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第38-40页
    4.3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模型构建及稳定性分析第40-46页
        4.3.1 模型构建第40-43页
        4.3.2 共生均衡稳定性分析第43-46页
    4.4 小结第46-47页
5 实证研究——以山东新汶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为例第47-63页
    5.1 山东新汶矿区概况第47-48页
    5.2 山东新汶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概况第48-49页
    5.3 山东新汶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动态演化第49-51页
        5.3.1 山东新汶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形成阶段第49页
        5.3.2 山东新汶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成长阶段第49-50页
        5.3.3 山东新汶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成熟阶段第50页
        5.3.4 山东新汶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转型升级阶段第50-51页
    5.4 山东新汶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稳定性分析第51-61页
        5.4.1 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稳定共生模型构建第51-56页
        5.4.2 山东新汶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流量模型构建第56-57页
        5.4.3 山东新汶矿区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第57-61页
    5.5 小结第61-6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结论第63页
    6.2 展望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SIR模型的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研究
下一篇:基于模糊实物期权的网盛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