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压缩频谱的Turbo-DFH系统性能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2页
    1.1 短波通信原理第15-16页
    1.2 扩跳频通信技术第16-19页
        1.2.1 直扩系统第16-17页
        1.2.2 跳频系统第17-18页
        1.2.3 跳时系统第18页
        1.2.4 混合扩频系统第18-19页
    1.3 差分跳频通信技术发展现状第19-20页
    1.4 论文研究意义、内容及结构安排第20-22页
第二章 差分跳频系统的研究第22-40页
    2.1 差分跳频系统的结构第22页
    2.2 G函数原理第22-24页
    2.3 频率序列译码第24-34页
        2.3.1 常规Viterbi译码器第24-26页
        2.3.2 改进Viterbi译码器第26-27页
        2.3.3 改进Viterbi译码算法的理论分析第27-33页
            2.3.3.1 AWGN信道第28-30页
            2.3.3.2 Rayleigh信道第30-31页
            2.3.3.3 理论和仿真验证第31-33页
        2.3.4 两种Viterbi译码算法的仿真性能对比第33-34页
    2.4 压缩频谱差分跳频系统第34-39页
        2.4.1 系统参数设计第35-36页
        2.4.2 性能仿真结果第36-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Turbo-G函数的迫零研究第40-61页
    3.1 Turbo编译码结构第40-42页
        3.1.1 Turbo编码器结构第40-41页
        3.1.2 Turbo译码器结构第41-42页
    3.2 Turbo-G函数的编译码结构与工作原理第42-51页
        3.2.1 Turbo-G函数的编码器结构第42-43页
        3.2.2 Turbo-G函数的译码器结构第43-44页
        3.2.3 Turbo-G函数的归一化译码算法第44-51页
    3.3 Turbo-G函数的迫零交织器第51-57页
        3.3.1 S-Random分组迫零交织器第52-53页
        3.3.2 二次同余映射分组螺旋迫零交织器第53-54页
        3.3.3 3GPP的迫零交织器第54-55页
        3.3.4 迫零交织器的仿真与性能分析第55-57页
    3.4 Turbo-DFH和CS-DFH系统的仿真与性能对比第57-60页
    3.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CS-Turbo-DFH系统的研究与性能分析第61-81页
    4.1 CS-Turbo-DFH系统的结构第61-62页
    4.2 CS-Turbo-DFH系统的仿真设计与性能分析第62-71页
        4.2.1 映射函数F的设计第62-67页
        4.2.2 交织长度对CS-Turbo-DFH系统的性能影响第67-68页
        4.2.3 迭代次数对CS-Turbo-DFH系统的性能影响第68-69页
        4.2.4 压缩因子对CS-Turbo-DFH系统的性能影响第69-71页
    4.3 CS-Turbo-DFH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分析第71-79页
        4.3.1 CS-Turbo-DFH系统的抗PBNJ性能分析第73-76页
        4.3.2 CS-Turbo-DFH系统的抗MTJ性能分析第76-79页
    4.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2页
    5.1 全文总结与贡献第81页
    5.2 下一步研究方向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附录第86-87页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栅栏覆盖研究
下一篇:分布式CR系统能效与谱效联合优化的功率分配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