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3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第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0-24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2.1.1 后危机时代 | 第20页 |
2.1.2 外资 | 第20页 |
2.1.3 外资管理及其机构 | 第20-21页 |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1-24页 |
2.2.1 政府职能理论 | 第21-22页 |
2.2.2 外资管理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烟台市外资管理的基本情况 | 第24-32页 |
3.1 烟台市外商投资区域和行业分布 | 第24-27页 |
3.1.1 外商投资区域多集中在开发区等开放较早区域 | 第24-25页 |
3.1.2 外商投资行业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小型企业 | 第25-26页 |
3.1.3 外商投资多集中在第二产业 | 第26-27页 |
3.1.4 外资来源国较为单一 | 第27页 |
3.2 烟台市外资管理情况 | 第27-32页 |
3.2.1 外资管理体制日益科学 | 第27-28页 |
3.2.2 利用外资方式逐步多样化 | 第28-29页 |
3.2.3 投资政策与时俱进 | 第29页 |
3.2.4 投资硬环境优良 | 第29-30页 |
3.2.5 投资软环境逐步优化 | 第30-32页 |
第四章 烟台市外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 第32-39页 |
4.1 烟台市外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4.1.1 烟台的国际投资环境问题 | 第32-34页 |
4.1.2 外商投资的流向问题 | 第34-35页 |
4.1.3 外资的监管问题 | 第35-37页 |
4.2 烟台市外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成因 | 第37-39页 |
4.2.1 缺乏进行外资管理的专设机构 | 第37页 |
4.2.2 优惠政策无法支持产业和区域导向 | 第37-38页 |
4.2.3 对外资监督监管不到位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外资管理的经验和借鉴 | 第39-44页 |
5.1 主要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外资管理现状 | 第39-41页 |
5.1.1 美国外资管理辩证统一 | 第39-40页 |
5.1.2 德国对内外资一视同仁 | 第40-41页 |
5.1.3 日韩引进外资由严到宽 | 第41页 |
5.1.4 上海吸引外资注重与发展规划相结合 | 第41页 |
5.2 主要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外资管理的借鉴和启示 | 第41-44页 |
5.2.1 积极吸引外资 | 第41-42页 |
5.2.2 外资准入国家安全至上 | 第42页 |
5.2.3 国民待遇与优惠政策平衡 | 第42-43页 |
5.2.4 有目的的吸收引进外资 | 第43-44页 |
第六章 改善烟台外资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44-51页 |
6.1 以打造蓝色经济区为契机,全面优化投资环境 | 第44-46页 |
6.1.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44-45页 |
6.1.2 不断提高政府服务和管理水平 | 第45-46页 |
6.1.3 继续优化人力资源环境,积极提供人才支持 | 第46页 |
6.2 强化引导外资流向,助力经济均衡发展 | 第46-48页 |
6.2.1 加强区域引导,均衡烟台经济全面发展 | 第46-47页 |
6.2.2 加强产业引导,优化烟台产业结构调整 | 第47-48页 |
6.3 完善政府监督监管,抓好外资及时落实 | 第48-51页 |
6.3.1 严把外资审查入口,维护政治经济安全 | 第48-49页 |
6.3.2 完善政府监管体系,健全监督体制机制 | 第49-50页 |
6.3.3 建立健全跟踪机制,及时抓好外资落实 | 第50-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