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1 草原生态系统 | 第9-10页 |
1.2 草原鼠害的现状及治理措施 | 第10-11页 |
1.3 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害鼠布氏田鼠 | 第11-13页 |
1.4 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 第13页 |
1.5 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3-14页 |
1.6 遗传标记及种群的遗传结构 | 第14-15页 |
1.7 布氏田鼠微卫星筛选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20页 |
2.1.1 动物材料处理与取样 | 第17-18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18页 |
2.1.3 实验药品及配制 | 第18-19页 |
2.1.4 实验试剂 | 第19-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6页 |
2.2.1 布氏田鼠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0页 |
2.2.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组DNA | 第20-21页 |
2.2.3 微卫星引物的筛选 | 第21-23页 |
2.2.4 PCR序列扩增 | 第23页 |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与目的片段的回收 | 第23-24页 |
2.2.6 感受态的制备 | 第24-25页 |
2.2.7 连接 | 第25页 |
2.2.8 转化与筛选 | 第25页 |
2.2.9 鉴定阳性克隆与保种 | 第25-26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37页 |
3.1 布氏田鼠微卫星引物的筛选及序列的克隆测序 | 第27-32页 |
3.1.1 引物筛选结果 | 第27-28页 |
3.1.2 不同引物PCR反应的电泳结果 | 第28-32页 |
3.1.3 不同引物测序结果 | 第32页 |
3.2 微卫星座位的遗传多样性指标 | 第32-34页 |
3.2.1 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及有效等位基因数 | 第32-33页 |
3.2.2 微卫星座位的多态信息含量 | 第33页 |
3.2.3 微卫星座位在各围栏的杂合度 | 第33-34页 |
3.3 放牧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 放牧对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 | 第35-37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7-41页 |
4.1 微卫星标记 | 第37页 |
4.2 遗传多样性指标 | 第37-39页 |
4.2.1 等位基因数及有效等位基因数 | 第37-38页 |
4.2.2 多态信息含量 | 第38页 |
4.2.3 杂合度分析 | 第38-39页 |
4.3 放牧对种群数量、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 | 第39页 |
4.4 放牧对草原鼠害控制的效应 | 第39-4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录 | 第46-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