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迫子水库饮水水源地划分与保护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水源保护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0-32页 |
2.1 自然环境及地质概况 | 第20-27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第20-23页 |
2.1.2 流域简况 | 第23页 |
2.1.3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3-25页 |
2.1.4 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25-27页 |
2.2 工程概况 | 第27-28页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8-30页 |
2.3.1 柳河县行政区划与人口 | 第28-29页 |
2.3.2 柳河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 | 第29-30页 |
2.3.3 安口镇行政区划与人口 | 第30页 |
2.3.4 安口镇区域社会经济状况 | 第30页 |
2.4 河流及水资源情况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供用水现状调查和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调查 | 第32-49页 |
3.1 供用水现状调查 | 第32-37页 |
3.1.1 调查方法 | 第32页 |
3.1.2 结果与讨论 | 第32-37页 |
3.2 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调查 | 第37-47页 |
3.2.1 调查方法 | 第37-38页 |
3.2.2 结果与讨论 | 第38-47页 |
3.3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水源地水质现状评价 | 第49-64页 |
4.1 水质评价方法 | 第49-51页 |
4.1.1 水质监测站分布 | 第49页 |
4.1.2 水质监测数据采集 | 第49-51页 |
4.1.3 评价方法 | 第51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1-63页 |
4.2.1 水质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51页 |
4.2.2 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51-63页 |
4.3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及保护对策 | 第64-74页 |
5.1 水源地划分与核定方法 | 第64-66页 |
5.1.1 水源保护区划分依据 | 第64页 |
5.1.2 水源保护区划分一般技术原则 | 第64-65页 |
5.1.3 水源保护区划分与核定 | 第65-66页 |
5.2 水源地划分结果与讨论 | 第66-69页 |
5.2.1 一级保护区 | 第67页 |
5.2.2 一级保护区 | 第67页 |
5.2.3 准保护区 | 第67-69页 |
5.3 水源地保护对策的原则和构建方法 | 第69页 |
5.3.1 水源地保护总体思路 | 第69页 |
5.3.2 水源地保护原则 | 第69页 |
5.3.3 水源地保护管理规定 | 第69页 |
5.4 水源地保护对策分析 | 第69-73页 |
5.4.1 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规体系 | 第69-70页 |
5.4.2 政策措施 | 第70-71页 |
5.4.3 综合防治 | 第71-72页 |
5.4.4 提升监管 | 第72-73页 |
5.4.5 完善监测 | 第73页 |
5.5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74-75页 |
6.1 结论 | 第74页 |
6.2 建议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