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非晶合金概述 | 第13-17页 |
1.1.1 非晶合金定义 | 第13页 |
1.1.2 非晶合金发展史 | 第13-14页 |
1.1.3 非晶合金性质特征 | 第14-15页 |
1.1.4 非晶形成能力判据 | 第15-17页 |
1.2 非晶合金的制备及晶化 | 第17-20页 |
1.2.1 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17-18页 |
1.2.2 非晶合金的晶化 | 第18-20页 |
1.3 铁基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 第20页 |
1.4 强磁场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1.4.1 强磁场取向作用和相变过程的研究 | 第21页 |
1.4.2 强磁场下材料热处理研究 | 第21页 |
1.4.3 强磁场下非晶合金晶化研究 | 第21-22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2-23页 |
第2章 样品制备及研究方法 | 第23-35页 |
2.1 研究方案与步骤 | 第23-24页 |
2.2 样品的制备 | 第24-26页 |
2.2.1 非晶薄带的制备 | 第24-25页 |
2.2.2 强磁场热处理 | 第25-26页 |
2.3 样品的测试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2.3.1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26页 |
2.3.2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第26-27页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7页 |
2.3.4 振动样品磁力计(VSM) | 第27页 |
2.4 非晶合金变温晶化动力学研究方法 | 第27-35页 |
2.4.1 Kissinger方程 | 第28-29页 |
2.4.2 Ozawa方程和Augis&Bennet方程 | 第29页 |
2.4.3 Losocka方程 | 第29页 |
2.4.4 VFT方程 | 第29页 |
2.4.5 晶化体积分数 | 第29-31页 |
2.4.6 晶化激活能 | 第31-32页 |
2.4.7 晶化机制研究 | 第32-35页 |
第3章 Fe-B-C-Cu系非晶合金晶化动力学研究 | 第35-51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Fe_(84)B_(10)C_6和Fe_(83)B_(10)C_6Cu_1非晶合金的XRD分析 | 第35-36页 |
3.3 Fe_(84)B_(10)C_6和Fe_(83)B_(10)C_6Cu_1非晶合金的变温DSC分析 | 第36-37页 |
3.4 Fe_(84)B_(10)C_6和Fe_(83)B_(10)C_6Cu_1非晶合金特征温度与升温速率的关系 | 第37-42页 |
3.4.1 Kissinger方程拟合 | 第37-38页 |
3.4.2 Augis-Bennet方程拟合 | 第38-39页 |
3.4.3 Ozawa方程拟合 | 第39-40页 |
3.4.4 Lasocka方程拟合 | 第40-41页 |
3.4.5 VFT方程拟合 | 第41-42页 |
3.5 连续加热相变图(CHT) | 第42-43页 |
3.6 Fe_(84)B_(10)C_6和Fe_(83)B_(10)C_6Cu_1非晶合金晶化激活能和晶化体积分数的关系 | 第43-45页 |
3.7 Fe_(84)B_(10)C_6和Fe_(83)B_(10)C_6Cu_1非晶合金的晶化机制研究 | 第45-47页 |
3.8 强磁场退火Fe_(83)B_(10)C_6Cu_1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 | 第47-50页 |
3.8.1 Kissinger方程拟合 | 第48-49页 |
3.8.2 强磁场退火对Fe_(83)B_(10)C_6Cu_1非晶合金晶化机制的影响 | 第49-50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强磁场对Fe_(76)C_7Si_(3.3)B_5P_(8.7)非晶合金晶化过程的影响 | 第51-65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Fe_(76)C_7Si_(3.3)B_5P_(8.7)非晶合金制备及强磁场热处理 | 第51-53页 |
4.2.1 Fe_(76)C_7Si_(3.3)B_5P_(8.7)非晶合金非晶态鉴定 | 第51-52页 |
4.2.2 Fe_(76)C_7Si_(3.3)B_5P_(8.7)非晶合金强磁场热处理 | 第52-53页 |
4.3 强磁场对Fe_(76)C_7Si_(3.3)B_5P_(8.7)非晶合金晶化行为的影响 | 第53-57页 |
4.3.1 XRD分析 | 第53-55页 |
4.3.2 TEM分析 | 第55-57页 |
4.4 淬态Fe_(76)C_7Si_(3.3)B_5P_(8.7)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 | 第57-62页 |
4.4.1 Fe_(76)C_7Si_(3.3)B_5P_(8.7)非晶合金变温DSC曲线 | 第57页 |
4.4.2 Fe_(76)C_7Si_(3.3)B_5P_(8.7)非晶合金特征温度和升温速率的关系 | 第57-59页 |
4.4.3 Fe_(76)C_7Si_(3.3)B_5P_(8.7)非晶合金升温速率和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 | 第59-60页 |
4.4.4 Fe_(76)C_7Si_(3.3)B_5P_(8.7)非晶合金晶化激活能和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 | 第60-61页 |
4.4.5 Fe_(76)C_7Si_(3.3)B_5P_(8.7)非晶合金的晶化机制研究 | 第61-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第5章 强磁场对Fe_(75.3)C_7Si_(3.3)B_5P_(8.7)Cu_(0.7)非晶合金晶化过程的影响 | 第65-97页 |
5.1 引言 | 第65页 |
5.2 淬态Fe_(75.3)C_7Si_(3.3)B_5P_(8.7)Cu_(0.7)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 | 第65-75页 |
5.2.1 Fe_(75.3)C_7Si_(3.3)B_5P_(8.7)Cu_(0.7)非晶合金的非晶态鉴定 | 第65-66页 |
5.2.2 Fe_(75.3)C_7Si_(3.3)B_5P_(8.7)Cu_(0.7)非晶合金变温DSC | 第66页 |
5.2.3 Fe_(76)C_7Si_(3.3)B_5P_(8.7)非晶合金特征温度和升温速率的关系 | 第66-71页 |
5.2.4 连续加热相变图(CHT) | 第71-72页 |
5.2.5 Fe_(75.3)C_7Si_(3.3)B_5P_(8.7)Cu_(0.7)非晶合金晶化激活能和晶化体积分数的关系 | 第72-74页 |
5.2.6 Fe_(75.3)C_7Si_(3.3)B_5P_(8.7)Cu_(0.7)非晶合金晶化机制研究 | 第74-75页 |
5.3 强磁场对Fe_(75.3)C_7Si_(3.3)B_5P_(8.7)Cu_(0.7)非晶合金晶化行为的影响 | 第75-87页 |
5.3.1 Fe_(75.3)C_7Si_(3.3)B_5P_(8.7)Cu_(0.7)非晶合金的强磁场热处理 | 第75-77页 |
5.3.2 XRD分析 | 第77-79页 |
5.3.3 DSC分析 | 第79-80页 |
5.3.4 TEM分析 | 第80-87页 |
5.4 强磁场退火Fe_(75.3)C_7Si_(3.3)B_5P_(8.7)Cu_(0.7)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 | 第87-91页 |
5.4.1 Kissinger方程拟合 | 第88-89页 |
5.4.2 强磁场对晶化体积分数和晶化激活能的影响 | 第89-90页 |
5.4.3 强磁场对Fe_(75.3)C_7Si_(3.3)B_5P_(8.7)Cu_(0.7)非晶合金晶化机制的影响 | 第90-91页 |
5.5 强磁场退火对Fe_(75.3)C_7Si_(3.3)B_5P_(8.7)Cu_(0.7)非晶合金磁性能的影响 | 第91-95页 |
5.6 Cu添加对Fe_(75.3)C_7Si_(3.3)B_5P_(8.7)Cu_(0.7)非晶合金晶化过程的影响 | 第95-9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5-107页 |
个人简历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