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及应用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 电流型PWM整流器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2 拓扑结构的研究 | 第15-17页 |
1.3 电流型PWM整流器的应用前景 | 第17-20页 |
1.3.1 超导储能系统 | 第17页 |
1.3.2 静止同步补偿 | 第17-18页 |
1.3.3 有源电力滤波器 | 第18页 |
1.3.4 直流配电系统 | 第18-19页 |
1.3.5 动力电池组充电 | 第19-20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20-23页 |
2 三相CSR与VSR效率比较 | 第23-37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三相CSR系统损耗分析 | 第23-31页 |
2.2.1 功率器件导通损耗 | 第23-24页 |
2.2.2 功率器件开关损耗 | 第24-28页 |
2.2.3 直流侧电感损耗 | 第28-29页 |
2.2.4 交流滤波电感损耗 | 第29-31页 |
2.3 三相VSR+BUCK系统损耗分析 | 第31-36页 |
2.3.1 三相VSR损耗 | 第31-33页 |
2.3.2 Buck变换器损耗 | 第33-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CSR控制策略 | 第37-73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三相CSR调制技术 | 第37-46页 |
3.2.1 三相CSR正弦脉宽调制 | 第37-39页 |
3.2.2 三相CSR空间矢量调制 | 第39-44页 |
3.2.3 改进型空间矢量调制 | 第44-45页 |
3.2.4 实验结果验证 | 第45-46页 |
3.3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CSR建模与控制策略 | 第46-51页 |
3.3.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CSR数学模型 | 第46-49页 |
3.3.2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CSR控制策略 | 第49-51页 |
3.4 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51-57页 |
3.4.1 交流滤波器参数设计 | 第51-55页 |
3.4.2 直流侧滤波电感参数设计 | 第55-57页 |
3.5 三相CSR间接电流控制改进策略 | 第57-66页 |
3.5.1 功率因数补偿策略 | 第57-59页 |
3.5.2 电池充电控制策略 | 第59-63页 |
3.5.3 控制环路设计 | 第63-66页 |
3.6 仿真和实验 | 第66-70页 |
3.6.1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3.6.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7-7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0-73页 |
4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CSR功率控制策略 | 第73-101页 |
4.1 引言 | 第73-74页 |
4.2 PWM整流器瞬时功率控制策略 | 第74-79页 |
4.2.1 两相静止坐标下CSR数学模型 | 第74页 |
4.2.2 瞬时功率理论 | 第74-77页 |
4.2.3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瞬时功率控制策略 | 第77-79页 |
4.3 谐振抑制策略 | 第79-84页 |
4.3.1 无源阻尼法 | 第81-82页 |
4.3.2 有源阻尼法 | 第82页 |
4.3.3 电容电压反馈有源阻尼法 | 第82-84页 |
4.4 控制器设计 | 第84-91页 |
4.4.1 电流内环控制器设计 | 第84-89页 |
4.4.2 电流外环控制器设计 | 第89-90页 |
4.4.3 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90-91页 |
4.5 控制算法实现 | 第91-94页 |
4.6 系统仿真与实验 | 第94-99页 |
4.6.1 仿真验证 | 第94-96页 |
4.6.2 实验验证 | 第96-9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5 旋转坐标系下CSR多环路控制策略 | 第101-121页 |
5.1 引言 | 第101页 |
5.2 三相CSR系统建模与控制 | 第101-104页 |
5.3 前馈解耦与谐振抑制 | 第104-105页 |
5.3.1 前馈解耦控制策略 | 第104-105页 |
5.3.2 谐振抑制策略 | 第105页 |
5.4 控制器设计 | 第105-112页 |
5.4.1 电流内环控制器设计 | 第105-109页 |
5.4.2 外环控制器设计 | 第109-112页 |
5.5 系统仿真与实验 | 第112-118页 |
5.5.1 仿真验证 | 第112-115页 |
5.5.2 实验验证 | 第115-11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8-121页 |
6 总结及展望 | 第121-12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21-122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22-125页 |
致谢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7页 |
附录 | 第137-141页 |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7页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研的科学项目 | 第137页 |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发明专利 | 第137页 |
D. 全国性大赛获奖情况 | 第137-138页 |
E. 脉冲测试法 | 第138-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