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10-12页 |
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22页 |
1.1.1 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 第13-15页 |
1.1.2 交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概述 | 第15-20页 |
1.1.3 车载无线自组网的发展与研究 | 第20-2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3 论文贡献和文章组织结构 | 第23-25页 |
2 车辆主动式安全通信模型 | 第25-55页 |
2.1 车载环境无线接入标准 | 第25-27页 |
2.2 车辆主动式安全通信需求和特点 | 第27-30页 |
2.3 车辆主动式安全通信模型相关研究 | 第30-34页 |
2.3.1 问题描述 | 第30-31页 |
2.3.2 相关研究 | 第31-34页 |
2.4 车辆主动式安全通信综合模型 | 第34-54页 |
2.4.1 基本假设 | 第34-35页 |
2.4.2 高速公路环境模型 | 第35-36页 |
2.4.3 车载环境信道模型 | 第36-38页 |
2.4.4 IEEE 802.11p 物理层模型 | 第38-45页 |
2.4.5 IEEE 802.11p MAC 层模型 | 第45-5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3 车辆主动式安全通信实时性与稳定性分析模型 | 第55-79页 |
3.1 平均服务时间 | 第55-57页 |
3.2 延时分析模型 | 第57-59页 |
3.3 丢包率分析模型 | 第59-63页 |
3.4 模型验证与分析 | 第63-78页 |
3.4.1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定 | 第63-64页 |
3.4.2 模型验证 | 第64-69页 |
3.4.3 结果分析 | 第69-7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4 车辆主动式安全通信协议跨层优化 | 第79-95页 |
4.1 车辆主动式安全应用自适应通信及相关研究 | 第79-81页 |
4.1.1 速率自适应控制协议相关研究 | 第79-80页 |
4.1.2 车辆主动式安全通信自适应速率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80-81页 |
4.2 车辆主动式安全通信自适应速率控制协议设计 | 第81-93页 |
4.2.1 跨层设计协议框架 | 第81-82页 |
4.2.2 平均丢包估计 | 第82-83页 |
4.2.3 信道衰落丢包估计 | 第83-84页 |
4.2.4 自适应速率选择算法 | 第84-9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5 实验与仿真平台构建与模型验证 | 第95-111页 |
5.1 实验平台设计与验证 | 第95-100页 |
5.1.1 实验场景与参数设定 | 第95-99页 |
5.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9-100页 |
5.2 仿真平台设计与验证 | 第100-109页 |
5.2.1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定 | 第100-102页 |
5.2.2 平均丢包估计验证 | 第102-103页 |
5.2.3 信道衰落丢包估计验证 | 第103-104页 |
5.2.4 车辆主动式安全通信自适应速率控制协议性能验证与分析 | 第104-10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11-113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111-112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23-125页 |
致谢 | 第125-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