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线路及杆塔论文

基于北斗/GPS双模的电力线路异常位移监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前言第9-12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课题的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第11页
    1.4 本章小结第11-12页
第2章 北斗/GPS双模式导航定位系统分析第12-31页
    2.1 北斗与GPS系统定位原理第12-17页
        2.1.1 载波相位观测量第12-13页
        2.1.2 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及特点第13-15页
        2.1.3 基于载波相位的相对定位原理第15-17页
    2.2 北斗/GPS双模式定位误差研究及处理第17-19页
        2.2.1 卫星自身的误差第17-18页
        2.2.2 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误差第18-19页
        2.2.3 来自接收机的误差第19页
    2.3 北斗和GPS系统比较第19-23页
        2.3.1 参考系第19-21页
        2.3.2 北斗和GPS参考系间的转换第21-22页
        2.3.3 北斗卫星信号结构第22-23页
        2.3.4 北斗导航电文第23页
    2.4 北斗/GPS双模式静态相对定位数学模型第23-30页
        2.4.1 北斗相对观测模型第23-26页
        2.4.2 GPS相对观测模型第26-28页
        2.4.3 北斗/GPS双模式相对观测模型第28-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北斗/GPS双模电力线路位移监测实现方法第31-46页
    3.1 定位的主要方法第31-35页
        3.1.1 广播星历求卫星位置第31-32页
        3.1.2 载波相位双差相对定位的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第32-35页
    3.2 选星算法第35-39页
        3.2.1 定位中的几何分布精度因子研究第35-37页
        3.2.2 GDOP精度分析改进设计第37-39页
        3.2.3 卫星可见性分析第39页
    3.3 观测数据预处理第39-45页
        3.3.1 基于MW组合法与电离层残差法的双模导航周跳探测第39-44页
        3.3.2 观测文件标准化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北斗/GPS双模位移监测程序设计第46-58页
    4.1 Visual Studio简介第46页
    4.2 观测文件格式第46-48页
    4.3 数据输入第48-50页
    4.4 卫星位置计算第50-51页
    4.5 位移坐标解算第51-57页
        4.5.1 双差观测方程求解第53-55页
        4.5.2 双模导航整周模糊度解算第55-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位移监测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第58-65页
    5.1 北斗/GPS双模系统定位结果分析第58-61页
        5.1.1 双模系统整周模糊度计算结果第58-60页
        5.1.2 定位解算值与真实值差异第60-61页
    5.2 单系统与双模系统定位精度对比第61-64页
        5.2.1 基线解算值的差异第61-62页
        5.2.2 定位结果精度RMS统计分析第62-64页
    5.3 本章小结第64-65页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机组母管制热电厂的运行优化
下一篇:连接器综合测试平台的分析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