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 | 第16-17页 |
第2章 城市主题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 第17-26页 |
2.1 城市主题景观的定义及特点 | 第17-18页 |
2.2 城市主题景观的构成 | 第18-19页 |
2.2.1 自然生态文化景观 | 第18-19页 |
2.2.2 社会人文文化景观 | 第19页 |
2.2.3 经济产业文化景观 | 第19页 |
2.3 城市文化主题景观设计的原则 | 第19-21页 |
2.3.1 地方特色原则 | 第19-20页 |
2.3.2 可持续性原则 | 第20页 |
2.3.3 人文情怀原则 | 第20-21页 |
2.4 城市文化主题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2.4.1 自然因素 | 第21-22页 |
2.4.2 经济发展水平 | 第22-23页 |
2.4.3 社会关注程度 | 第23页 |
2.5 城市文化主题景观设计的理论依据 | 第23-26页 |
2.5.1 景观设计三元素理论 | 第23-24页 |
2.5.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4-25页 |
2.5.3 环境心理学理论 | 第25-26页 |
第3章 沈阳铁西新城细河生态廊道周边文化主题景观设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6-31页 |
3.1 周边景观设计现状 | 第26-28页 |
3.1.1 紫烟薰衣草庄园 | 第26页 |
3.1.2 沈阳怪坡风景区 | 第26-28页 |
3.2 沈阳铁西新城细河生态廊道设计问题分析 | 第28-31页 |
3.2.1 地方特色不够突出 | 第28页 |
3.2.2 缺乏浓厚的人文色彩 | 第28-29页 |
3.2.3 社会参与度不高 | 第29页 |
3.2.4 景观与环境的协调性较低 | 第29-30页 |
3.2.5 各个板块之间的衔接性不够紧密 | 第30-31页 |
第4章 沈阳铁西新城细河生态廊道设计对策建议 | 第31-35页 |
4.1 运用地方元素突出特色 | 第31-32页 |
4.2 强化人文情怀的融入 | 第32页 |
4.3 提高社会的参与度 | 第32-33页 |
4.4 实现景观与环境的协调 | 第33页 |
4.5 增强各个板块之间的衔接性 | 第33-35页 |
第5章 沈阳铁西新城细河生态廊道设计实践 | 第35-48页 |
5.1 细河景观概况 | 第35-36页 |
5.2 设计依据及原则 | 第36-41页 |
5.3 改造目标与功能定位 | 第41-43页 |
5.4 总体改造构思 | 第43-44页 |
5.5 主题景点设计 | 第44-46页 |
5.6 功能分区布局 | 第46-47页 |
5.7 配套设施设计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