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论文--植物化学保护理论论文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靶标和非靶标昆虫乙酰胆碱受体毒理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英文缩略表第14-1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38页
    1.1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发展历程第15-21页
        1.1.1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概况第15-18页
        1.1.2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第18-19页
        1.1.3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杀虫特性第19-20页
        1.1.4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存在问题第20-21页
    1.2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靶标乙酰胆碱受体第21-27页
        1.2.1 乙酰胆碱受体概述第22-23页
        1.2.2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第23-26页
        1.2.3 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第26-27页
    1.3. 靶标昆虫棉蚜的研究现状第27-30页
        1.3.1 棉蚜的研究现状第27-28页
        1.3.2 棉蚜乙酰胆碱受体的研究现状第28-30页
    1.4 非靶标昆虫意大利蜜蜂的研究现状第30-31页
    1.5 手性农药的研究现状第31-34页
        1.5.1 手性农药呋虫胺的研究现状第32-34页
    1.6 研究思路第34-38页
        1.6.1 研究依据第34-36页
        1.6.2 研究内容第36-38页
第二章 基于全基因组的棉蚜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及功能鉴定第38-5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40-45页
        2.1.1 供试昆虫第40页
        2.1.2 试剂和仪器第40-41页
        2.1.3 RNA的提取第41页
        2.1.4 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41-42页
        2.1.5 各类引物的设计第42-43页
        2.1.6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第43-44页
        2.1.7 棉蚜nAChRs表达载体的构建和cRNA的合成第44-45页
        2.1.8 棉蚜nAChRs的功能鉴定第4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45-50页
        2.2.1 棉蚜nAChRs序列分析和进化树的构建第45-49页
        2.2.2 棉蚜nAChRs各亚基的功能分析第49-50页
    2.3 讨论第50-53页
第三章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棉蚜nAChRs α1亚基的毒性机理研究第53-6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4页
        3.1.1 试剂和仪器第54页
        3.1.2 棉蚜nAChRs表达载体的构建和cRNA的合成第54页
        3.1.3 棉蚜nAChRs的功能鉴定第5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54-59页
        3.2.1 棉蚜生物测定第55页
        3.2.2 棉蚜nAChRs的功能分析第55-59页
    3.3 讨论第59-61页
第四章 手性农药呋虫胺对非靶标昆虫的毒性机制研究第61-74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2-64页
        4.1.1 供试昆虫第62页
        4.1.2 试剂和仪器 本章的实验内容涉及到的试剂和仪器主要包括第62-63页
        4.1.3 RNA的提取第63页
        4.1.4 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63页
        4.1.5 各类引物的设计第63-64页
        4.1.6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第64页
        4.1.7 棉蚜nAChRs表达载体的构建和cRNA的合成第64页
        4.1.8 棉蚜nAChRs的功能鉴定第64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64-72页
        4.2.1 蜜蜂nAChRs序列分析和进化树的构建第65-68页
        4.2.2 蜜蜂nAChRs的功能分析第68-72页
    4.3 讨论第72-74页
第五章 手性农药呋虫胺对靶标昆虫的毒性机制研究第74-83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76-77页
        5.1.1 供试昆虫 具体操作步骤如见2.1.2章节第76页
        5.1.2 试剂和仪器 本章的实验内容涉及到的试剂和仪器主要包括第76页
        5.1.3 棉蚜nAChRs表达载体的构建和cRNA的合成第76-77页
        5.1.4 棉蚜nAChRs的功能鉴定第77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77-80页
    5.3 讨论第80-83页
第六章 全文讨论第83-87页
参考文献第87-98页
致谢第98-99页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第99-100页
    博士生期间发表或拟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9页
    主持或参与的基金第99-100页
作者简历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抑郁症脑电信号的非线性研究与诊断模型构建
下一篇:钙钛矿型La0.8Sr0.2Cr0.5Fe0.5O3-δ材料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