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三株黄花蒿内生真菌鉴定及代谢产物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黄花蒿内生真菌的生物学研究第11-14页
        1.1.1 内生菌群的形成假说第11页
        1.1.2 内生真菌的分离方法第11-12页
        1.1.3 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方法第12-13页
        1.1.4 黄花蒿内生真菌资源第13-14页
    1.2 黄花蒿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研究第14-20页
        1.2.1 发酵培养方法选择第14-15页
        1.2.2 代谢产物的溶剂提取技术第15-16页
        1.2.3 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第16-17页
        1.2.4 黄花蒿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第17-20页
    1.3 论文研究思路第20-21页
第二章 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第21-33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内生真菌的形态学描述第21-24页
        2.2.1 内生真菌的分离与纯化第21-22页
        2.2.2 内生真菌的形态第22-24页
        2.2.3 内生真菌的保藏第24页
    2.3 内生真菌的生理特性第24-25页
        2.3.1 耐受性第24页
        2.3.2 碳氮源利用第24-25页
    2.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25-31页
        2.4.1 总DNA的提取第25-26页
        2.4.2 样品PCR扩增和测序第26-27页
        2.4.3 内生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与菌种鉴定第27-31页
    2.5 分析与讨论第31-33页
        2.5.1 经典形态学描述和分子分类相结合的鉴定方式第31-32页
        2.5.2 植物来源的内生烟曲霉、尖孢镰刀菌、链格孢第32-33页
第三章 内生真菌的拮抗活性与发酵提取第33-41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内生真菌的活性筛选第33-35页
        3.2.1 粗提物抑菌活性第33页
        3.2.2 平板拮抗第33-35页
    3.3 内生菌株的培养第35-36页
        3.3.1 内生菌株的活化第35-36页
        3.3.2 内生菌株的扩大培养第36页
    3.4 粗提物的制备第36-40页
        3.4.1 粗提物的提取第36-37页
        3.4.2 粗提物成分的初步分析第37-40页
    3.5 分析与讨论第40-41页
第四章 代谢产物的分离、结构鉴定与活性测试第41-49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粗提物的分离第41-44页
        4.2.1 粗提物的预分离第41-43页
        4.2.2 以紫外吸收为导向的成分分离与纯化第43-44页
    4.3 化合物结构鉴定第44-47页
    4.4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第47-48页
    4.5 分析与讨论第48-49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49-52页
    5.1 结论第49-50页
    5.2 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和发明专利第65-66页
附录第66-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诱导氧化损伤和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
下一篇:中药川麦冬及白术特异性PCR鉴定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