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28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设计 | 第12-14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梳理 | 第28-35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8-30页 |
2.1.1 旅游产业融合 | 第28-29页 |
2.1.2 庄园经济 | 第29-30页 |
2.2 相关理论支撑 | 第30-35页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第30-32页 |
2.2.2 产业融合理论 | 第32-33页 |
2.2.3 产业价值链理论 | 第33-35页 |
3 庄园经济发展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 第35-44页 |
3.1 庄园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 | 第35-38页 |
3.2 发展庄园经济的意义 | 第38-41页 |
3.2.1 庄园经济模式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 第38页 |
3.2.2 庄园经济提高产业竞争力,延长产业价值链 | 第38-39页 |
3.2.3 庄园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化发展 | 第39-40页 |
3.2.4 庄园经济推动产业融合,促进旅游新业态形成 | 第40-41页 |
3.3 庄园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4页 |
3.3.1 庄园经济模式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3.3.2 庄园经济开发存在盲目性 | 第42页 |
3.3.3 庄园经济经营不够规范 | 第42-43页 |
3.3.4 监管不到位,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 第43-44页 |
4 庄园经济开发类型及发展特征 | 第44-50页 |
4.1 庄园经济开发类型 | 第44-47页 |
4.1.1 资源依托型 | 第45页 |
4.1.2 区位依托型 | 第45-46页 |
4.1.3 市场依托型 | 第46页 |
4.1.4 产业依托型 | 第46-47页 |
4.2 庄园经济发展的特征 | 第47-50页 |
5 庄园经济的发展模式选择 | 第50-56页 |
5.1 投资模式 | 第50-52页 |
5.1.1 政府为主体投资 | 第50页 |
5.1.2 大型龙头企业投资 | 第50-51页 |
5.1.3 村集体集资 | 第51页 |
5.1.4 个体投资 | 第51页 |
5.1.5 多种经营主体合股投资 | 第51-52页 |
5.2 运营模式 | 第52-56页 |
5.2.1 租赁运营模式 | 第52-53页 |
5.2.2 承包运营模式 | 第53-54页 |
5.2.3 股份合作制运营模式 | 第54-55页 |
5.2.4 转让运营模式 | 第55-56页 |
6 庄园经济发展路径实证分析—以台依湖酒庄国际生态旅游文化区为例 | 第56-63页 |
6.1 功能附属融合路径 | 第59-60页 |
6.2 技术渗透融合路径 | 第60-61页 |
6.3 资源互补融合路径 | 第61-62页 |
6.4 市场共拓融合路径 | 第62-63页 |
7 结束语 | 第63-66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7.2 创新与不足 | 第64-65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