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5 存在创新 | 第11-12页 |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述 | 第12-18页 |
2.1 农业经营主体含义 | 第12页 |
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含义 | 第12-13页 |
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分类 | 第13-15页 |
2.3.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第14页 |
2.3.2 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14-15页 |
2.3.3 家庭农场 | 第15页 |
2.4 国(境)外新型农业主体发展情况及启示 | 第15-18页 |
2.4.1 中国台湾的农会组织 | 第15-16页 |
2.4.2 美国的大中型家庭农场 | 第16-17页 |
2.4.3 荷兰的农业经营主体 | 第17-18页 |
3 桐庐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分析 | 第18-22页 |
3.1 农业龙头企业现状分析 | 第18页 |
3.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现状分析 | 第18-20页 |
3.3 家庭农场现状分析 | 第20-22页 |
4 桐庐县新型经营主体典型案例分析 | 第22-26页 |
4.1 农业龙头企业—杭州蜂之语保健品有限公司 | 第22-23页 |
4.1.1 蜂之语情况简介 | 第22页 |
4.1.2 蜂之语培育措施及成果 | 第22-23页 |
4.2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试点建设 | 第23-25页 |
4.2.1 联合社情况简介 | 第23页 |
4.2.2 联合社培育措施 | 第23-24页 |
4.2.3 联合社培育成果及启示 | 第24-25页 |
4.3 碳汇园家庭农场 | 第25-26页 |
4.3.1 情况简介 | 第25页 |
4.3.2 培育措施及成果 | 第25-26页 |
5 桐庐县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措施 | 第26-31页 |
5.1 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 第26-27页 |
5.1.1 扶持龙头 | 第26页 |
5.1.2 重视质量 | 第26-27页 |
5.1.3 提升技术 | 第27页 |
5.2 规范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27-29页 |
5.2.1 推进三化 | 第27-28页 |
5.2.2 搭建平台 | 第28页 |
5.2.3 保障融资 | 第28-29页 |
5.2.4 狠抓培训 | 第29页 |
5.2.5 改革实践 | 第29页 |
5.3 积极发展家庭农场 | 第29-31页 |
5.3.1 统一目标认识 | 第29-30页 |
5.3.2 出台政策扶持 | 第30页 |
5.3.3 做好保障基础 | 第30-31页 |
6 桐庐县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存在问题 | 第31-35页 |
6.1 示范带动不够强 | 第31页 |
6.2 农业人才十分缺 | 第31-32页 |
6.3 融资渠道相对窄 | 第32页 |
6.4 设施用地审批难 | 第32页 |
6.5 农业龙头企业深加工发展水平有限 | 第32-33页 |
6.6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程度不够 | 第33页 |
6.7 家庭农场导向性不明确 | 第33-35页 |
7 桐庐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对策和建议 | 第35-39页 |
7.1 以科技投入为抓手,强化示范带动能力 | 第35页 |
7.2 以科技型人才为重点,培育现代涉农人才 | 第35页 |
7.3 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为核心,提升融资贷款能力 | 第35-36页 |
7.4 以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提供产业用地保障 | 第36页 |
7.5 农业龙头企业链化发展 | 第36-37页 |
7.6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重视规范与联合 | 第37页 |
7.7 家庭农场融入互联网大潮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