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纺织、印染工业论文

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脱氮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印染废水氮含量增加第11页
        1.1.2 印染废水提标第11-12页
    1.2 废水脱氮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2-19页
        1.2.1 废水脱氮方法第12-14页
        1.2.2 生物脱氮工艺第14-18页
        1.2.3 印染废水脱氮研究进展第18-19页
    1.3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研究进展第19-26页
        1.3.1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原理和特点第19-21页
        1.3.2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影响因素第21-23页
        1.3.3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26页
    1.4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6-29页
        1.4.1 研究意义第26-27页
        1.4.2 研究内容第27-28页
        1.4.3 技术路线第28-29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9-36页
    2.1 实验装置第29-30页
    2.2 接种污泥与实验用水第30页
    2.3 主要实验仪器第30-31页
    2.4 分析项目与检测方法第31-36页
        2.4.1 常规检测项目及方法第31-32页
        2.4.2 其他分析测试方法第32-36页
第三章 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启动与挂膜第36-46页
    3.1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启动研究第36-37页
    3.2 实验方案第37-38页
    3.3 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启动分析第38-42页
        3.3.1 启动期间COD的去除特性第38-39页
        3.3.2 启动期间NH4~+-N的去除特性第39-40页
        3.3.3 启动期间TN的去除特性第40-42页
    3.4 启动期间微生物分析第42-45页
        3.4.1 生物相观察第42-43页
        3.4.2 生物膜厚度变化第43-44页
        3.4.3 生物膜生物量变化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脱氮效能研究第46-62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水力停留时间对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第46-49页
        4.2.1 水力停留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第46-47页
        4.2.2 水力停留时间对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第47-48页
        4.2.3 水力停留时间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第48-49页
    4.3 硝化液回流比对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第49-53页
        4.3.1 硝化液回流比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0-51页
        4.3.2 硝化液回流比对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1-52页
        4.3.3 硝化液回流比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2-53页
    4.4 温度对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第53-57页
        4.4.1 温度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3-54页
        4.4.2 温度对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4-56页
        4.4.3 温度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6-57页
    4.5 COD/TN对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第57-61页
        4.5.1 COD/TN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7-58页
        4.5.2 COD/TN对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8-59页
        4.5.3 COD/TN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9-61页
    4.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第62-77页
    5.1 引言第62-63页
    5.2.实验方案第63页
    5.3 DO浓度对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第63-67页
        5.3.1 DO浓度对反应器整体脱氮效能的影响第63-66页
        5.3.2 DO浓度对好氧SND脱氮效能的影响第66-67页
    5.4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ND强化脱氮研究第67-76页
        5.4.1 调节三级好氧DO浓度强化脱氮第67-69页
        5.4.2 反应器沿程含氮化合物形态转化分析第69-71页
        5.4.3 反应器沿程微生物特性分析第71-76页
    5.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附件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效湿法提取废旧手机元器件中金的研究
下一篇:芒果树皮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吡啶和喹啉的吸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