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镁锆处理的船板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41页 |
1.1 引言 | 第13-15页 |
1.2 氧化物冶金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31页 |
1.2.1 氧化物冶金概念的提出 | 第15页 |
1.2.2 晶内铁素体分类 | 第15-17页 |
1.2.3 晶内针状铁素体形貌和生长特征 | 第17-19页 |
1.2.4 夹杂物诱导针状铁素体形机理 | 第19-25页 |
1.2.5 针状铁素体形核影响因素 | 第25-31页 |
1.3 镁锆在钢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31-38页 |
1.3.1 镁在钢中的研究现状 | 第31-33页 |
1.3.2 锆在钢中的研究现状 | 第33-38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第38-39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39-41页 |
第2章 镁锆处理船板钢中夹杂物与凝固组织特征研究 | 第41-73页 |
2.1 镁锆处理船板钢的制备 | 第41-44页 |
2.1.1 成分设计 | 第41-42页 |
2.1.2 冶炼过程 | 第42-43页 |
2.1.3 实验钢成分 | 第43-44页 |
2.2 镁锆处理船板钢的非金属夹杂物 | 第44-50页 |
2.2.1 非金属夹杂物检测方法 | 第44-45页 |
2.2.2 非金属夹杂物特征 | 第45-50页 |
2.3 镁锆处理船板钢的凝固组织 | 第50-71页 |
2.3.1 组织识别原则 | 第50-53页 |
2.3.2 凝固组织腐蚀与检测 | 第53-54页 |
2.3.3 镁锆处理船板钢凝固组织构成 | 第54-57页 |
2.3.4 凝固组织中IAF/PF结构特征 | 第57-66页 |
2.3.5 镁锆系夹杂物诱导IAF形核机理 | 第66-7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3章 镁锆处理船板钢轧制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 第73-91页 |
3.1 研究方案 | 第73-75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73-74页 |
3.1.2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74-75页 |
3.1.3 轧制组织检测方法 | 第75页 |
3.1.4 析出相检测方法 | 第75页 |
3.2 镁锆处理船板钢的力学性能 | 第75-80页 |
3.3 镁锆处理船板钢的轧制组织 | 第80-85页 |
3.3.1 镁处理船板钢的轧制组织 | 第81-82页 |
3.3.2 锆处理船板钢的轧制组织 | 第82-83页 |
3.3.3 镁锆复合处理船板钢的轧制组织 | 第83-85页 |
3.4 镁锆处理船板钢的强化机制 | 第85-8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4章 镁锆处理船板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研究 | 第91-114页 |
4.1 研究方案 | 第91-95页 |
4.1.1 焊接热模拟实验 | 第91-93页 |
4.1.2 埋弧焊接实验 | 第93-95页 |
4.2 镁锆处理船板钢的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 | 第95-108页 |
4.2.1 模拟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 | 第95-104页 |
4.2.2 埋弧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 | 第104-108页 |
4.3 焊接过程IAF的生成行为 | 第108-11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5章 镁锆处理船板钢相转变行为研究 | 第114-136页 |
5.1 研究方案 | 第114-117页 |
5.1.1 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简介 | 第114-115页 |
5.1.2 相变温度确定原则 | 第115页 |
5.1.3 船板钢连续冷却过程组织转变区域认定 | 第115-116页 |
5.1.4 热模拟工艺 | 第116-117页 |
5.2 镁锆处理船板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行为 | 第117-127页 |
5.2.1 镁锆处理船板钢的温度-膨胀量曲线 | 第117-119页 |
5.2.2 镁锆处理船板钢的连续冷却组织 | 第119-125页 |
5.2.3 镁锆处理船板钢的组织显微硬度 | 第125-126页 |
5.2.4 镁锆处理船板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 第126-127页 |
5.3 镁锆处理船板钢中IAF生成条件 | 第127-133页 |
5.4 凝固、轧制和焊接组织与热模拟组织的对比 | 第133-13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34-13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36-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55页 |
致谢 | 第155-15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荣誉 | 第157-160页 |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7-159页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荣誉 | 第159-160页 |
作者简介 | 第160-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