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铜基催化剂的可控制合成及其二甘醇胺化性能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6页
    1.1 聚氨酯及其合成用叔胺催化剂第11页
    1.2 双二甲氨基乙基醚和二甲氨基乙氧基乙醇及其用途第11-12页
        1.2.1 双二甲氨基乙基醚第11页
        1.2.2 二甲氨基乙氧基乙醇第11-12页
    1.3 BDMAEE和DMAEE合成的研究进展第12-18页
        1.3.1 BDMAEE的合成进展第12-15页
            1.3.1.1 氯醚胺化法第12页
            1.3.1.2 甲醛胺醚缩合工艺第12-13页
            1.3.1.3 醇钠氯化物缩合工艺第13-14页
            1.3.1.4 浓硫酸催化醚化工艺第14页
            1.3.1.5 乙炔加成法第14页
            1.3.1.6 碱性沸石催化N,N-二甲基乙醇胺脱水成醚工艺第14页
            1.3.1.7 二甘醇、二甲胺气相脱水工艺第14-15页
        1.3.2 DMAEE的合成进展第15页
            1.3.2.1 环氧乙烷法第15页
            1.3.2.2 二甘醇胺法第15页
            1.3.2.3 二甘醇法第15页
        1.3.3 二甘醇胺化制备BDMAEE和DMAEE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1.4 铜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1.4.1 铜基催化剂的主要合成方法第18页
        1.4.2 铜基催化剂在醇的胺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26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6-32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26-27页
        2.1.1 实验试剂第26-27页
        2.1.2 实验仪器第27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27-28页
        2.2.1 高分散Cu-ZnO/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第27页
        2.2.2 Al_2O_3担载的纳米铜催化剂的制备第27-28页
        2.2.3 Cu-ZnO/Al_2O_3界面催化剂的制备第28页
    2.3 催化剂表征第28-30页
        2.3.1 低温N_2吸附-脱附第28页
        2.3.2 X射线衍射(XRD)第28-29页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29页
        2.3.4 激光共焦拉曼光谱(Raman)第29页
        2.3.5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第29页
        2.3.6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29页
        2.3.7 N_2O滴定第29页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9-30页
        2.3.9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第30页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30-32页
第三章 高分散Cu-ZnO/Al_2O_3催化剂的可控制合成及其二甘醇胺化性能第32-44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催化剂的元素组成和织构性质第32-33页
        3.2.1 催化剂的元素组成第32-33页
        3.2.2 催化剂的织构性质第33页
    3.3 催化剂的微观结构第33-36页
        3.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3-35页
        3.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35-36页
    3.4 催化剂的形貌第36-37页
    3.5 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第37-38页
    3.6 催化剂的化学态第38-39页
    3.7 催化剂的二甘醇胺化性能第39-41页
    3.8 本章小结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第四章 Al_2O_3担载的纳米铜催化剂的可控制合成及其二甘醇胺化性能第44-58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催化剂的元素组成和织构性质第44-46页
        4.2.1 催化剂的元素组成第44-45页
        4.2.2 催化剂的织构性质第45-46页
    4.3 催化剂的微观结构第46-49页
        4.3.1 X-射线衍射(XRD)第46-48页
        4.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48页
        4.3.3 拉曼光谱(Raman)第48-49页
    4.4 催化剂的形貌第49-52页
    4.5 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第52页
    4.6 催化剂的化学态第52-54页
    4.7 催化剂的二甘醇胺化性能第54-55页
    4.8 本章小结第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第五章 Cu-ZnO/Al_2O_3界面催化剂的可控制合成及其二甘醇胺化性能第58-71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催化剂的元素组成和织构性质第58-60页
        5.2.1 催化剂的元素组成第58-59页
        5.2.2 催化剂的织构性质第59-60页
    5.3 催化剂的微观结构第60-63页
        5.3.1 X-射线衍射(XRD)第60-61页
        5.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61-62页
        5.3.3 拉曼光谱(Raman)第62-63页
    5.4 催化剂的形貌第63页
    5.5 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第63-65页
    5.6 催化剂的化学态第65-67页
    5.7 催化剂的二甘醇胺化性能第67-69页
    5.8 本章小结第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一、结论第71-72页
    二、展望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苯并咪唑和苯并噻唑季铵盐的环加成反应研究
下一篇:2H-异吲哚-1-甲酰胺及1,3,4-噁二唑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