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约翰·柯布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小约翰·柯布生平著作及思想背景 | 第8-10页 |
1.1.1 柯布简介 | 第8页 |
1.1.2 思想框架 | 第8-10页 |
1.2 文献综述及选题意义 | 第10-16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13-16页 |
第2章 柯布生态伦理思想的过程神学背景 | 第16-26页 |
2.1 反思传统基督教价值观 | 第16-21页 |
2.1.1 反思基督教二元论价值观 | 第17-18页 |
2.1.2 反思基督教技术态度价值观 | 第18-19页 |
2.1.3 反思基督教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 第19-20页 |
2.1.4 反思基督教排他性价值观 | 第20-21页 |
2.2 建构上帝中心论价值观 | 第21-24页 |
2.2.1 生成与回应之爱——全新的上帝观 | 第21-23页 |
2.2.2 克服偶像崇拜——上帝是万物的中心 | 第23-24页 |
2.3 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位置 | 第24-26页 |
2.3.1 包含主义价值观——人在自然中 | 第24-25页 |
2.3.2 “合适的位置”——人是自然的守护者 | 第25-26页 |
第3章 柯布生态伦理思想的过程哲学基础 | 第26-36页 |
3.1 从认识论揭示自然世界真实性的虚隐 | 第26-30页 |
3.1.1 反思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 第27-28页 |
3.1.2 反思过度抽象的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3.2 从本体论引导自然世界真实性复现 | 第30-36页 |
3.2.1 世界作为事件存在 | 第30-32页 |
3.2.2 物质作为能量存在 | 第32-33页 |
3.2.3 生物圈作为由共同体组成的共同体存在 | 第33-36页 |
第4章 柯布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主张 | 第36-50页 |
4.1 超越三大伦理对立 | 第36-43页 |
4.1.1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 第36-39页 |
4.1.2 超越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 | 第39-42页 |
4.1.3 超越仁慈主义与自然主义 | 第42-43页 |
4.2 有等级的价值体系 | 第43-46页 |
4.2.1 万物皆有经验 | 第44页 |
4.2.2 万物皆有内在价值 | 第44-45页 |
4.2.3 内在价值存在等级 | 第45-46页 |
4.3 人的生态伦理责任 | 第46-50页 |
4.3.1 打破生命范式,促进生命解放 | 第46-47页 |
4.3.2 恢复生命共同体,追求共同福祉 | 第47-50页 |
第5章 理论评述及借鉴意义 | 第50-58页 |
5.1 思想特征 | 第50-53页 |
5.1.1 “重公”思想 | 第50-51页 |
5.1.2 “尚生”理念 | 第51-52页 |
5.1.3 “崇和”文化 | 第52-53页 |
5.2 创造性洞见 | 第53-54页 |
5.2.1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高扬生态意识 | 第53页 |
5.2.2 超越二元论,倡导整体主义 | 第53-54页 |
5.2.3 超越个体主义,追求生命共同体 | 第54页 |
5.3 建设性方案 | 第54-58页 |
5.3.1 生态经济 | 第55页 |
5.3.2 生态农业 | 第55-56页 |
5.3.3 生态教育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个人简介 | 第61-62页 |
导师简介 | 第62-63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