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棚户区改造案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沈阳市棚户区改造案例背景 | 第17-34页 |
2.1 沈阳市棚户区概况 | 第17-20页 |
2.1.1 沈阳市棚户区形成原因 | 第17-18页 |
2.1.2 沈阳市棚户区基本特点 | 第18-20页 |
2.2 沈阳市棚户区改造的内外环境 | 第20-22页 |
2.2.1 棚户区改造的内在动力 | 第20页 |
2.2.2 棚户区改造的外部环境 | 第20-22页 |
2.3 沈阳市棚户区改造基本情况 | 第22-34页 |
2.3.1 沈阳市棚户区改造的基本原则 | 第22-24页 |
2.3.2 沈阳市棚户区改造的进程 | 第24-28页 |
2.3.3 沈阳市棚户区改造的主要做法 | 第28-34页 |
3 沈阳市棚户区改造案例分析 | 第34-46页 |
3.1 棚户区改造案例分析相关理论 | 第34-35页 |
3.1.1 城市治理理论 | 第34页 |
3.1.2 城市经营理论 | 第34-35页 |
3.1.3 人居环境理论 | 第35页 |
3.2 沈阳市棚户区改造的效果 | 第35-40页 |
3.2.1 改善了居民居住质量 | 第35-37页 |
3.2.2 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 第37-39页 |
3.2.3 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 第39-40页 |
3.3 沈阳市棚户区改造面临的问题 | 第40-42页 |
3.3.1 改造资金来源不足 | 第40页 |
3.3.2 棚户区征收补偿难度大 | 第40-41页 |
3.3.3 改造后居民生活成本上升 | 第41-42页 |
3.3.4 棚改新区物业管理难 | 第42页 |
3.4 沈阳市棚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42-46页 |
3.4.1 资金保障机制尚未健全 | 第42-43页 |
3.4.2 棚改居民需求多元化 | 第43-44页 |
3.4.3 对棚改居民保障力度不足 | 第44页 |
3.4.4 棚改新区物业管理制度欠缺 | 第44-46页 |
4 推进沈阳市棚户区改造的对策建议 | 第46-54页 |
4.1 创新融资体制机制 | 第46-48页 |
4.1.1 稳步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 第46页 |
4.1.2 大力推动政府购买棚户区改造服务 | 第46-47页 |
4.1.3 创新企业债券融资方式 | 第47-48页 |
4.1.4 发挥开发性金融支持作用 | 第48页 |
4.2 完善征收安置政策 | 第48-51页 |
4.2.1 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 | 第48-49页 |
4.2.2 加强保障性住房支持力度 | 第49-50页 |
4.2.3 采取灵活多元的住房产权制度 | 第50页 |
4.2.4 运用科学机制依法征收 | 第50-51页 |
4.3 加大对棚改居民的民生保障 | 第51-52页 |
4.3.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51页 |
4.3.2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 第51-52页 |
4.4 加强棚改新区物业管理 | 第52-54页 |
4.4.1 探索建立“自治管理”模式 | 第52-53页 |
4.4.2 强化政府在后续管理上的职能 | 第53页 |
4.4.3 推行社区志愿服务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