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引言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6-28页 |
| 第一节 阳虚证的古代文献研究 | 第16-18页 |
| 一、阳虚证的定义及症候特点 | 第16-17页 |
| 二、阳虚证的病因 | 第17-18页 |
| 第二节 阳虚证的现代医学研究 | 第18-21页 |
| 一、阳虚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 第18-20页 |
| 二、阳虚证与物质和能量代谢 | 第20-21页 |
| 第三节 阳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第四节 附子配伍半夏的研究 | 第22-26页 |
| 一、临床研究 | 第23-24页 |
| 二、实验研究 | 第24-26页 |
| 第五节 能量代谢相关的MCT8的研究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8-50页 |
| 第一节 基于附子半夏汤的附子半夏组方不同比例配伍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 第28-33页 |
| 一、实验材料 | 第28页 |
| 二、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 三、实验结果 | 第29-31页 |
|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1-33页 |
| 第二节 附子半夏配伍的药效学研究 | 第33-50页 |
| 一、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 二、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 三、实验结果 | 第36-43页 |
| 四、结果讨论 | 第43-50页 |
| 结语 | 第50-52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附录 | 第58-60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62页 |